“高考日”不是橡皮泥
(2009-06-10 00:02:07)
标签:
高考日白岩松高考制度双休日橡皮泥杂谈 |
分类: 矮人看戏 |
高考不是儿戏。我不知道白岩松“更改高考日”的提议只是随口说说还是郑重其事,但我知道最起码的一点:经过多年实践之后才确定的高考日,不是随便谁一句话就能轻易更改得了的。
为了“缓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而更改高考日吗?试问,与只有短短两天的高考日所带来的交通和其它方面的压力相比,莘莘学子十几年寒窗苦的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谁又来缓解,又该如何缓解?
高考原本只是一种制度安排。按说,大众面对“定式”(定势)的高考时应该“雷打不动,炮打不惊”,但每当提及高考时诸多人却屡屡为之动容甚至是神经兮兮,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高考承载了太多本不应该由其承载的东西。
一切为高考让路,似乎已成为国人的一种惯性动作。当然,“定式”(定势)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的,但针对高考而言,高考改革的雷声已经响了那么多年,又有多少实质性的雨点落下来?众人喝着貌似新鲜的“汤”,改革者却依然嚼着发霉的老药材。
高考就像一艘超级而又超载的货船,所到之处无不给观者以巨大的精神压迫感。
面对高考,有谁能轻松面对?但白岩松貌似轻松的。说实话,我得承认一个事实:白岩松在其所从事的新闻行当里的确是个腕儿。但是,正是也恰恰是因为此,从事新闻行当的白岩松如今才“不经意间”说了一席有关教育的外行话。高考不因某个人而改变,高考日亦不会因某个外行人的外行话而轻易折腰。
其实,可以预见的一点是,假以时日如果高考日真的调整到了“六月的首个双休日”,那么“缓解交通以及社会各方面压力”的想法也注定会成为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正是由于考生的家人和亲人都有空了,所以原本可能只有一名家人就能完成的“护送任务”,或许会演变成“一个考生,成群结队护航”的情景剧。试问,你身边这样的例子还少吗?
想法往往是完美的,行动起来往往又是困难重重的。特别是当面对高考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件”时,“初衷”和“效果”往往会背道而驰。其实,不必责怪什么,亦不用埋怨什么,大家心知肚明即可——只要想到当一个人的命运系于两天中几场考试这档子事时,就让人不寒而栗。
不经历高考的人生是缺憾的人生,但经历过高考的人生又是无比痛苦的人生。
“高考日”不是橡皮泥,所持之人想怎么捏就怎么拧巴。总之,就像有人所诘问的那样:改变高考日能改变高考的现状吗?一句话足矣!
不知,白岩松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