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网络谩骂,到底谁变态?

(2006-05-13 08:15:14)
 
都说师恩难忘,可老师万万没料到学生对她的恨竟也会没齿难忘。在国内的知名社区,一名上海网民发表了一篇题为“ 我遇到的最变态的老师 ”的帖子,指名道姓攻击其昔日班主任、周浦八一中学的祝老师。“她是一个变态的中年妇女。”在这篇长达2000多字的帖子里,“变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东方早报》讯)
 
俺爱网络,但俺又恨网络。网络的出现,在促进俺的生活多样化的同时,也带给俺更多的烦恼,想必和网络有过亲密接触的人都有或深或浅的体会。开头这件事的出现,无疑又是一个极端的网络谩骂个例。
 
顾名思义,谩骂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批评或指责,它就是赤裸裸的恶意中伤。不知从何时起,谩骂成了网络中的一道吸人眼球的、独特的“风景线”。骂人者肆无忌惮,追随者幸灾乐祸,被骂者一筹莫展。平日生活里的假恶丑,一旦“遭遇”网络这架高速运转的机器,变得更加恶俗不堪。
 
具体到“我遇到的最变态的老师”这件事上来,发帖的这位始作俑者的心理肯定是扭曲的——指名道姓的恶语相向。俺真怀疑她如今的现实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状况,但令俺掉眼镜的是:她居然自称如今是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俺真的很为她的手下担心,有这样一位心灵扭曲的上司坐在头上,那平常还不得天天做恶梦?但话说回来,俺的这种担心无疑是可笑的,更是多余的,你操的哪门子闲心?
 
但是,既然这位“中层领导”有心让人知道她谩骂的本领,更有意把事态搞的复杂化,那俺又何妨满足一下她卑劣的欲望?所以,俺权且顺着她竖起的这把梯子说点无用但真心的闲话,这好像不妨吧?
 
就“昔日”的师生关系来说,俺的感觉中,要比“现时”的师生关系要浓烈些。比如俺,遇到过若父如母型的老师,也遇到过平淡如水型的老师,更遭遇过吹毛求疵型的老师。但是在俺的经历来说,一旦离开那特有的环境,浓的更浓,淡的更淡,甚者淡的也变浓。
 
人不同,心相异,行相迥。如今,学生对老师的爱或恨是个很复杂的“鸡窝窝”问题——不梳理还好,越理往往越乱。所以,出现学生出了校门就谩骂昔日老师的事情,也是经常可以看到的。但是,在网络上出现如此指名道姓地攻击,对此俺历来是持有异议的,因为这是纯粹的人性问题。
 
网络是把双刃剑,这已被无数事实所验证。就像某位专家所认为的那样:网络空间的特殊性使其日益成为人们宣泄自身心情的场所,但是宣泄也要适度合理,类似于攻击老师这样的就明显超过了起码的底限,是一种心灵的扭曲。
 
以牙还牙,以暴治暴,历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何况,把这种“方法和途径”放在处理稍有瑕疵的师生关系中?也许这位发帖者先前确实受到过某些“委屈”,但这委屈一积压就是几年、十几年,进而演变成如今的网络谩骂,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这么一搞,到底谁变态?难道这就是常言说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无论有“仇”与否,俺感觉都让它随着若水的时光消逝吧——人生苦短,享受有限的生命时光还来不及呢,那有这么多花花肠子累积仇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