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和迷迷糊糊
(2022-05-02 10:52:22)| 分类: 感悟哲学 |
王德峰教授说过一个故事:某人病入膏肓,看西医,西医告知若保守治疗还有三个月寿命,若做手术有70%的概率可以与正常人无异,另30%的概率会下不来床,总之是明明白白的死去。转头中医,中医也不知道是中期还是晚期,行一些阴阳之法,却抵抗了病魔,总之是迷迷糊糊的活着。
这点很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对于任何一件事,不管再抽象,都会总结一二三四五几个步骤,就像把大象装冰箱,只要按照步骤来,总能实现。而东方的思想,总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参悟。悟道了,就迷迷糊糊的成功了。语文和数学也是类似,若是请教数学题,对方会给予一套方法,然后我们沿着这套方法执行,中间可能遇到一些问题走不下去,复请教之,终于可以得到答案。但若是语文,对方也会给予一套方法,但从方法到结论,似乎是猝然的,中间没有一二三四五的过程。若问如何联系上下文得到这个字的含义?怎么通过每段的大意概括整篇文章的主旨?对方也会哑然。
也许一二三四五的步骤可以使得我们揭去抽象的一层外衣,减少一层朦胧,便离真相更进一步。但无法把迷迷糊糊立刻变成明明白白。
前一篇:阈值
后一篇:由一道找规律题想到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