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危机的互联网解读:市场规则正在失效

(2009-02-19 20:45:53)
标签:

财经

边际成本

市场规则

经济

华尔街

杂谈

分类: 互联网观察

2008年底,由华尔街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全面深化,全球均面临经济衰退的威胁,据称,这样的情况百年不遇。 

美国金融危机在2007年底已经初现端倪,但一直到2008年中,专家们一般都只是认为,这场金融风暴可能会波及实体经济领域,然而,到了2008年10月之后,即便是普通的人,也能感觉到,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正无可避免的到来。 

金融风暴演变成经济危机,继而导致全球经济衰退,都不是什么无法想象的问题,疑惑是,百年不遇、有着长达一年预兆的经济危机到来之前,经济学家们为什么集体失去判断? 

答案或许有一个,这是一次传统市场经济学无法解释的经济危机案例,因为此,按照经济学规则武装起来的经济学家们,难以有更大作为。市场规则正处在失效的边缘。 

 

1、  世界变扁平的双刃剑 

 

世界是平的,互联网扫平了世界,快速交流的全球化仿佛进入了一个没有阻尼的世界,全球进步的动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然而,世界的扁平化也带来了极大的烦恼,经济危机在一个没有阻尼的世界传播起来更加可怕,非常短的时间,华尔街金融风暴演化成全球的经济危机,波及的广度与传播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对全球经济增长率影响达4~5%,远高于此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正是消息的过于透明,几乎让全球人民同时捂紧了口袋,这对于当前陷入流动性稀缺的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世界一下进入冰点。 

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没有阻尼并非完全是好事情,就象一辆汽车,只有澎湃的动力没有刹车是不敢想象的,人们需要重新思考世界扁平的真正意义。 

 

2、  需求曲线失去弹性 

 

在信息相对匮乏的时代,昨天5毛钱的鸡蛋涨到了6毛钱,通常你还会买鸡蛋,但可能会减少购买数量,因为你不确定其他卖家是否有更低的价格,而探寻最低价的过程需要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 

不确定性让理性的购买者在价格波动下,购买量与价格的弹性平衡具有足够的空间。 

市场规则是需求双方平衡的规则,互联网消除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供需双方阻力的同时,也让市场经济下的需求平衡变得脆弱,试想一下,如果你随时能检索到5毛钱就可以买到的鸡蛋,你还愿意向每只6毛的供货商提交订单吗? 

消除信息不对称,会让需求曲线的失去弹性,供需曲线的有效空间会大大缩短,随着实际价格稍高于你能查询到价格,你的购买欲望就会消失。 

当然,这里不同供货商的“鸡蛋”应该是无差比的,多少有点理想试验的痕迹,但是,信息产品的流行,这种差别确实越来越小。 

 

3、  供给的边际成本为零 

 

导致市场规则失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边际效应递减。互联网信息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边际成本趋于零,比如说,开发一套软件需要数十万元,但传播(复制)一套可以使用的拷贝可能只需几毛钱,如果介质是可以复用的,成本更可低到几分钱,相比于开发成本,新生产一套软件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即边际成本近乎是零。 

机器制造能力的大幅攀升,互联网时代,非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也在快速下降,许多可以机器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新生产一套的成本与研发投入相比,也近乎可以忽略不计。 

边际成本为零,对于一个具体的购买者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对于产业来说,却非常可怕,任何一种新产品问世,由于边际成本趋于零,将很快出现供给饱和的情况,意味着,商品很难再是稀缺的,这将颠覆商品是稀缺的传统经济学定义。 

 

4、需求决定时代到来 

 

商品不再具有稀缺性,需求曲线没有弹性,世界正在经历农业到工业以来的深刻变化,信息产业崛起将成为工业化以来最重要的变革。经济决定因素从供给转向需求,未来不再是供给者的天下,而是需求者的天下。如何产生需求将替代如何解决生产成为经济社会的驱动力。 

2009,对于互联网,对于经济学,都将是历史性的,市场经济走向没落,互联网诞生40周年之际,经济学的互联网正在诞生,信息经济社会若隐若现,这才是互联网的真正让人着迷之处。

 

20090226更新:一些网友对文中的说法提出了一些疑问,我在这里做一些补充,便于更清楚表达我的意思。

 

关于“需求曲线失去弹性”:从经济学概念的严格性上讲,确实与经常讲的需求刚性有些不同,我这里的着眼点不是为了推导上的严密性,主要着眼点在于让大家看到,互联网条件下,产品供需特性发生的一些变化。我之所以说变硬,道理在于,是因为价格过低之后,价格对用户动机的影响是非常小(该买的已经买了,不买的至少暂时也没有需求),从而价格对销售量的影响也就非常小。这个与需求量难以变化的产品(所谓刚性需求,如吸毒)表现出来的刚性有一些区别,但从数量上看,都是需求量难以改变,前者是需求饱和了,量难以增加,后者是由于需求的特殊性导致量难以增加(更多时候表现是价格快速增长,需求量依然难以降低,如吸毒),结果也一样,价格对销量不敏感。

 

关于“边际成本为零”:大家总觉得边际成本为零,价格可以更低,销量会更大。实际上,边际价格为零意味着多生产一份产品的成本为零,即多生产一件与多生产10000件成本没有区别,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大,是需求不饱和的情况下才成立的,需求饱和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你吃饱了之后,通常即便食物再便宜,一般也不会再购买,就是这个道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