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昭仪李安科“盘算着”卖掉博客的事,博客们终于可以待价而沽了,搞了好几年博客,这会儿算是盼出点眉目,活雷锋的日子眼瞅着要熬出头了。你是不是也手痒,在博客首页贴上“此博客出售”的标签呢?
转念一想,博客是什么,不说是网络上的家吗,把家卖了,还住哪儿啊?前几天也有朋友跟我说,他在北四环的房子一年来每平米涨了壹千多块,我问他“你卖吗”,他说“不卖”,不卖的房子和我自诩在火星上的那块地涨价的相同点是,看着好,享受不到。
卖不卖掉博客并不重要,说到底是要发掘博客的价值。
南宫把博客分成需求导向和个人倾诉导向两种情况,先看第一种情况,即专业博客,按照南宫“需求导向的、专业的,对读者来说有指导、参考价值”的说法,专业博客和作家专栏并没有本质区别,不同的是博客给更多的潜在专家提供了登上前台的机会。
专业型博客的价值在于专家们的原创信息,如果要卖应该卖博客内容而不是博客站点,一个没有了专家的空泛域名能够持续留住人多久?
我也不赞成“那种只会记录自己今天中午吃了几粒大米和几片白菜的Blog,无疑真是没有普遍性价值的,自己写久了也会腻味”的说法,当占网民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专家或者潜专家都做了博客之后,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更广泛网民还要建博客吗?
2005年以来,博客普及化的浪潮开始兴起,动力恰恰是因为博客“我的地盘我作主”,“无论是现在,还是在遥远的将来”,个人倾诉导向(或者说作者个性导向)将是博客的主要特征。
个人倾诉型的东西并不象南宫说的那样没有价值,猫扑上的东西不都是倾诉吗,人家正要上市呢。当然你可以不看好猫扑,但几大社区火热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情感类的私人日记占博客的比例最大也是事实。
类似泡论坛在中国是最火的互联网业务之一,南宫自己也曾经泡过论坛,算是泡出来的,只是倾诉交流性的东西并不适合搜索而已,你非要把几个感情丰富的人组合出来的动人故事,机械地按照几个关键字符搜索出来,冷冰冰的列在那里,不是垃圾才怪呢。垃圾太多在于方法不对,不要说这个,就是一捆百元现钞,你要是硬生生把他们切几刀,恐怕也都成了垃圾。
需求导向和倾诉导向,也可以作为是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发出者和接收者你情我愿,信息才有传递价值,否则,不就是垃圾广告吗。
把“家”卖来卖去的情况并不鲜见,那多半是把房子作为投资品,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家是享受生活、自作主张、满足个人喜好的地方,干嘛要卖呢?不卖的家没有价值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