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院派、企业界和警察与小偷

(2006-01-16 09:07:46)
分类: 文化生活
    昨天参加国际中文语言资源联盟年会,来了企业、政府、学院、媒体等等各方面的人,会议选择在清华大学举行,突现了会议举办方的学术化倾向,详细的内容大家可以通过链接了解,我这里说说自己一些感受。
 
    来的很多都是学院派泰斗或者企业界巨子,高端精英们有着非常不同的思维方式,学院派的清华大学郑方教授的演讲,从事理到统计数据,演绎着学术推进的思路,逻辑脉络严谨,看上去滴水不漏。
 
    企业界覃文华(google一下百度一下)的演讲,任意一段看上去都是独立的,连在一起却又环环相扣,无须逻辑支撑的平衡哲学,将行业深层问题谈笑间娓娓道来。
 
    在学院派看来,企业界的观点是有风险的;而在企业间看来,学院派的思路执行起来几乎没有经济意义,观点冲突非常明显。在中国,学院派和企业界稍显有些相互割裂。
 
    我最后一个参与演讲,计划十五分钟超了十多分钟,本来想以“学院派专家的演讲,为我们磨好了锋利的刀、擦亮了精准的枪,可是,要打的鸟儿在哪里?”开头,由于台下很多都是需要仰视才见的学术泰斗,这句话没有说出口,不过道理确实如此。
 
    举一个例子,正式演讲结束后,有人提问“声纹个人身份识别技术,会不会遭遇新技术破解”,学院派的回答在如何加强技术难度上下猛药,而企业界的回答则从使用场景上排除风险。这是不同的思路,如果用一个数学的例子来说明,前者类似于求最大值问题,后者类似于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显然,企业界的思路具有比较强的操作性和有效性,学院派的思路对于长远会更好,实际应用成本可能会高到没有经济价值。或许自己身处企业的原因,觉得学院更多的参与企业活动对于学术价值的提升会更有好处。
 
    求最值常常是学术问题,最条件极值是企业问题,技术的有效性总是有限的,是一个警察与小偷的问题,否则这个世界也就没有发展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