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牛市记录:动态平衡研讨会

(2015-01-25 17:38:43)
标签:

云霄飞车

动态平衡

组合投资

仓位配置

可转债

分类: 投资心路

       Y总办公室。

       会议桌对面的屏幕上投影着一幅上证指数的K线图。今天的主题是讨论动态平衡投资法,但是Y总认为,本周的行情上演了A股市场云霄飞车的第N部续集,值得记载,因而将走势图作为片头,同时Y总也告诉我们,周一大跌后,晚上维稳信号弹发出,周二即展开反弹,他的市值跌幅没有达到他所设定的加仓平衡点,所以未有操作。

       接着,Y总对我在上周末针对利空做出的应对策略美言了几句,使我感觉良好的拉开了今天讨论的序幕。

       soeme兄是国内动态平衡投资实践的标杆人物,并且他还创造性的将其发展为动态再平衡。本月初,S兄发布了给他的合伙人的公开信,翔实的总结了基金成立一年来的操作及感悟,其中关于动态平衡相关描述的精华如下:

      初始组合:股票 54.71% ,可转债   17.05% ,纯债劵   15.09% ,现金  13.15%。
      平衡策略:构筑完初始组合后设置了两个监控窗口---股票配比跌破50%后适时启动增持,强制性的恢复到50%或动态到52%甚至56%或60%的水平;“股票+可转债”涨破75%后适时启动减持恢复最初的平衡配置“72%的股票及可转债+28%的债券及现金”,甚至动态调整到甚至70%或65%的水平;但也不是僵硬的突破75%就即刻减持恢复到75%以内、而是给于更多的灵活性进行持续的再观察;除非极端状态操作可能至少是以“季度”或“年度”为单位。

      年底组合:股票   77.49% ,可转债   0.00% ,纯债劵   18.03%,现金    4.48% 
      股票组合:年底19个标的,基本为蓝筹,包括银行、保险、电力等。

      仓位配置:观察仓 1%以内,初始仓 1.5%,标准仓 3%-6%,重仓 6%到15%。

      选股策略:比较关注PB指标、分红指标,更喜欢低估程度较大且有某些催化剂的标的。

       Y总作为动态平衡的铁杆粉丝,实际上已经多次看过S先生的这份报告,面对我总结出的要点,Y总若有所思,“频率,S的平衡频率是很低的,一是极端状态操作,二是按照季度或者年度为时间单位。”Y总朗声道。

我知道,Y总的平衡相对频繁一些,目前他的股票仓位在70%,如果市值下跌10个点,股票仓位会降到百分之六十几,那么他就会加仓到70%,反之亦然。“平衡是否应该尽量减少主观判断,设定好平衡线,机械执行?”我提出疑问,Y总有些踌躇:“应该是这样,但主观判断的影子总是存在的,比如S先生提到的灵活性,比如去年我判断牛市来临,一度将股票仓位提高到80以上。“即所谓的再平衡?”未等Y总回答,我继续抛出我一贯的问题:”如果牛去熊来,一路下跌过程中,难道也是保持平衡,不设定最后防线?“

       Y总每次都是摇头:”在牛市的过程中,如果你一直保持一定的持仓比例,意味着你一路慢慢在减仓,更何况,你刚才说的主观判断还是存在的,这个比例可能会降低。因此在下跌过程中,也要遵守规则,一路慢慢加仓。比如~~“

       一直默不作声,坚定横扫桌面上两盘诱人草莓的M老弟,打断了Y总的比如,突然对着我开腔了:“这就是你常说的,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会有悲催的时刻。”因为M老弟以超人耐心获得过丰厚的回报,一度被我们尊称股神,但是他认为这只是一种对他的调侃,在他的账面回报真正兑现之前,他并不准备享用这个称号,但对我们给予的淡定哥的称呼,他淡定的默认了。淡定哥话音刚落,我打开了他的持仓股走势,这周非常淡定,展示出一路的小阳线,在惊涛骇浪的周一,它也淡定自若,岿然不动。

       “淡定哥,按你的做法,为什么也说对这动态平衡感兴趣?”“会有那么一天,我没那么任性了,我也会组合投资,我也会动态平衡。”他一边回答,一边向着盘面上最后一颗草莓伸出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