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是不是真正的牛市,争论已无意义,行情的发展说明了姑且按照牛市思维操作才能持续盈利。
本来近期感觉没什么好写,又或者被连续的市值拉升搞得心浮起来,但周五银行股的气势磅礴让我感觉要记录一下,同时冷静下来动动脑子。
1、所谓牛市思维,在操作上就是大仓位持股不动。在看到小牛模样出现不久,就制定了基本仓位只增不减的原则,坐等收钱,手痒的话只用机动仓高抛低吸。几次震荡,基本能遵守原则,获益匪浅。但仍然有个别例外,比如通化东宝,感觉到了高估区,减仓过多,飞掉的筹码再没收回来,违反规则立即受罚。
2、分散投资的好处之一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大趋势向上的行情中,仓中个股轮番启动,市值也能跟随而上,但是比起集中持股,攻击性往往不够,不会出现短期内市值翻番的盛况。为了改善这一点,一方面避免无限制的分散,另一方面对确定性高的盈利事件, 给予一定比例的仓位参与,提高账户的攻击性。比如定增性机会, 比如较长时间段的主题性投资。今年账户中晋亿实业(高铁)、浙江东方(国企改革,运气好又粘上什么量子通信)之类对市值的贡献也不小。
3、 作为分散投资的爱好者,我并不反对集中投资,也曾经是集中投资的粉丝。但是现阶段个人的情况更加适合采用分散投资,先求不亏,再图进取。分散和集中各有优缺点,虽然采用分散,但进入仓中的公司,无论是价值股还是成长股,都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比例,选优去劣。在熊市和震荡市,貌似我的战略意图基本实现。以防守为首任的分散投资法,牛市真的来了,汝今能行否?
4、11月份个人主账户依靠券商、银行、保险的发力,成为本年收益率最高的月。对券商概念的介入,主要还是考虑以往牛市券商的表现,但由于动作迟缓的毛病没有大的改观,还是拖拖拉拉。先是找了基本没动的爱建,第一笔刚建仓不久,就有拉升动作,没有找到二次加仓机会,接下来错过对长江和华泰的建仓,没办法,找了东北和招商替代,同样没有切换到牛市思维,建仓速度慢,未达到计划中的仓位,两位就绝尘而去了。拖拉的毛病,有时也有些好处 ,但总体而言,改进为好。
银行股中一直持有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周五狂风吹起了整个象群,令人感概,我依稀回忆起当年大牛市中重仓中石化,激动地看着它连续封板的盛况,不过那似乎是最后的盛宴。
券商属于帐中的攻击型选手,银行属于备用现金,稳健防守,虽然都已起舞,但需区别待之。
5、分散投资的另一个好处是拿得住。只要控制好仓位,被套也不担心,耐心持有基本仓,小仓位波段,降低成本,等待复苏。事实上,由于进入仓中的标的都是经过挑选的,还未出现过彻底变坏的品种,不少标的都是慢慢熬出来了。相反,苦熬了多时,成本也降低了不少,一旦起飞不久,嘁哩喀喳一算,离开安全区了,撤退,很快便遗憾,这种情况发生多次了。
6、行情是继续大涨,还是迎来调整,天知道。原则上还是基本仓不动,由于从不满仓,并不担心调整。预备队继续参与打新,虽然由于行情太好,使得打新占用资金是否合算遭到质疑,但是打新仍是预备队无风险壮大的最佳选择。
7、大风起兮心态变,市值连续拉升,未免令人浮躁,很多需要静心来研究的事情都放缓了脚步。比如原先为了提高账户的攻击性,圈定了一批未来可能的十倍股候选名单,准备在此中挑选三个,建仓比例放宽至10%,目前已经搁置。做这件事,主要还是想不断改进系统。大涨和大跌,置身其中, 谁不波澜起?
8、如何防回撤,思考了很久,价值评估法,技术判断法,资金管理法,始终不成系统,很难,在风口上要加紧探索,防患未然。
行情的精彩已经超过了任何的文字,勉强涂鸦仅为留住只鳞片抓和瞬间感悟,希望能记录不停,证明牛市未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