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糖尿病防治及相关上市公司研究之胰岛素市场风云

(2014-03-06 10:20:12)
标签:

通化东宝

甘李药业

联邦制药

胰岛素

口服药

分类: 投资心路

    由于三代胰岛素优点明显,在市场上推广迅速,虽说价格比二代高出几倍,但是作为患者,选择打针的话,尽量还是会选三代,毕竟是扎在自己身上,谁不谨慎?这样的话,我们先来看三代胰岛素在国内市场的竞争情况,很遗憾,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等老外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国内只有甘李药业全力出击,拓展市场,可惜又发生了“贿赂门”事件。

      

       诺和诺德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员工总数30,000人,分布于70个国家,产品销售遍布179个国家。在欧美均建有生产厂。

    美国礼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是一家全球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医药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印地安那州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在中国拥有一家独资企业: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30家办事机构,员工3000人。

       赛诺菲-安万特(法文:Sanofi-Aventis)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是世界十大药企之一。赛诺菲-安万特致力于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产品主要覆盖七个领域:心血管疾病血栓形成,肿瘤学糖尿病中枢神经系统,内科疾病和疫苗

    目前在城市医院,基本都是三代产品了,12年底统计,二代胰岛素在城市医院仅占比9%,已基本不增长,三代胰岛素则维持30%以上的增速。我在本地的一家最大三甲医院和一家普通二甲医院调查,医生全部使用三代产品;同时对亲戚朋友,及亲戚的朋友,朋友的亲戚中使用胰岛素情况进行调查,共10余人,全部使用三代进口产品,长短效皆有。

    三代胰岛素中分为速效和长效两种,速效又分门冬(诺和诺德)和赖脯(礼来,甘李药业)胰岛素

两种,长效再分甘精(赛诺菲,甘李药业)和地特(诺和诺德)胰岛素。

   

    接下来再看二代胰岛素市场,由于价格优势,主要面向所谓基层市场,就我个人而言,希望二代市场尽快消失,患者都能用上三代产品。 不过目前情况,二代产品在国内仍然处于放量阶段(二代纳入新版基药目录)。

    二代市场上,外资主要是诺和诺德、礼来和拜耳,国内企业是通化东宝和香港的联邦制药。

   

    从目前产品情况看,国内企业中甘李药业是最厉害的了,可惜不知何时能上市。如此整理一遍,发现A股市场主攻胰岛素的就是通化东宝一家了,由于13年业绩低于预期,通化东宝在13年大涨一轮后,股价调整了不少,本人也正在密切关注中。要研究通化东宝,首先要看看它和甘李药业的渊源,这往事还真有些令人扼腕。

    甘李药业是国内胰岛素产品研发最牛的,在国际上也排的上号,可当年通化东宝也有甘李药业29.43%的股权,据说甘李药业之名,本来就是甘李药业老板甘忠如和通化东宝董事长李一奎两人姓氏的组合,两人是北大生物系的同学,共同创业研发了通化东宝的自主胰岛素产品。1998年,通化东宝、安泰克公司和甘忠如等自然人出资组建了甘李公司,甘忠如掌握着甘李公司的实际经营权。

    要是通化东宝仍然持有这笔股份,我会毫不犹豫陆续建仓,长期持有,可为啥通化东宝在2011年卖出股份?当初不少小股东对此也是心存疑窦。网上一搜,解释似乎有些道理:

   

随着企业的发展,两位老大在战略选择以及利益分配上有了不同的看法,使得甘李药业希望摆脱通化东宝的影子,独立上市谋求发展。而通化东宝虽然持有甘李药业的部分股权,但对其生产专利等核心技术不享有所有权。如果坚持不放弃甘李药业,不仅导致后者无法上市,通化东宝也无法获得第三代胰岛素技术,双方均无法获益。于是双方各退一步,通化东宝出让股权,同时获得了三代胰岛素类似物专利生产技术受权,并允许在42个月后上市销售。这对一直被诟病“产品老化”的通化东宝,是个好消息。不过,作为交换,甘李药业也同时获得了二代胰岛素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并也获准在42个月之后上市销售。过去,双方是签署协议约定甘李公司只能生产和销售胰岛素类似物(三代),通化东宝只能生产销售胰岛素(二代),以避免同业竞争。

这项协议签署后,两家公司的产品将不可避免的在市场上直面竞争。对于甘李而言,可以解决同业竞争尽快上市融资,实现三代胰岛素产品的量产,而通化东宝,虽然放弃了甘李药业,但却获得了三代胰岛素的生产授权,有利于增强公司品种竞争优势。

时至今日,通化东宝的三代产品(甘精和门冬)终于在申请三期临床了,路漫漫,不知何时产品能上市?本文汇总时,恰逢东宝13年年报出炉,除去胰岛素产品,东宝在口服药方面也有发力:已完成仿制药瑞格列奈及片、仿制药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复方片的申报生产前的研究,并已完成注册受理工作;仿制药维格列汀及片的试制工作正在进行中,呵呵,紧盯着糖魔干,这个思路绝对正确。就目前股价,感觉估值仍然偏高(不过大股东曾经在13年6月以13.3元增持628.3万股),看看有没有进一步下挫的机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