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咏叹逝者——悼念靳永红先生

(2022-08-26 10:04:07)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咏叹逝者

——悼念靳永红先生

(约2164字)

汪彤

当我端起杯,碰杯言说时,突然听到靳永红先生已逝去的消息。

我手中的杯子在空中无处安放,我的心也悬在不知或高、或低,或左、活右的地方。仿佛是处在阴阳两隔的中间地带,一边是生者举杯欢庆的热闹,一边是逝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身影,越去越远……

“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心里念叨着这句话,茫然若失,突然将欢聚一堂的情绪降到只顾个人的悲伤。

在欢乐的时候,听到悲伤的事,情绪直坠低处,这是至真的性情。此时此刻,我已不能强颜欢笑,我唯有怀念与回忆。眼前,每天正午或者黄昏,下班的路上,我从东向西,他从西向东,几乎都能遇到。

他始终笔挺着腰杆,阔步前行,身上的西服平整而干净。他有着中国士大夫的志气,又有着西方艺术家的风度。头发虽已花白,但让人感觉,那不是一种衰老,而是饱读诗书智慧的衍生。微长的发型洒脱和倜傥,眉目清秀却并不单薄,八字胡的末端,微微上挑,有着绅士一般的微笑。而那微笑,却有一种“故人相见罢,相忘于江湖中”的潇洒。

每天在下班的路上,或是中午,或是晚上,我总能碰到他一两次。遇到也只是热情、友善的微笑问好,这样的遇见,让你觉得他像邻家的大哥,有关心、有支持、有鼓励。于是挥挥手,淡如一杯清茶的言说之后,各分东西。这时,心中却被他平静、安宁的精神所感染,于是揣一些内心的安乐和对世界的平和,继续前行。

想起来,靳永红先生身上应是带着一些力量,一些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而那句:“天堂里缺少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这句话,也应该安慰了我的内心:这么美好的一个人,他一直是向着美好而去。而最美好的终点,或许是他此时所在的鲜花盛开,无忧无虑、无病不痛的天堂吧。

我终于叹了一口气,逝者能够有一个人们想象中美好的去处和安放心灵的地方,这便也足够。然而天妒英才,总让人世间许多英雄俊朗、才华杰士,匆匆走过短暂人生,这该是让人叹惜的一件事情。

靳永红先生的艺术才华,不仅仅通过天水市画院的绘画展览,一次次展现在人们眼前。很多时候,人们赞叹他,却是口口相传。

天水市书画院在我工作单位的隔壁,画院旧时为“万寿宫”,建于清康熙初年。“同登寿彧”的牌匾,高高悬挂在院中大殿的门口。据说,这里是慈禧太后的行宫,尽管这个行宫,从来没有迎接过清王朝的统治者的到来,但每年初一、十五,地方官员要到万寿宫朝贺庆祝,接旨仪典也在这里进行。

如今,万寿宫从前不曾为老百姓打开的红色大门,挂起天水书画院的牌子,每天书画院的门敞开着,这里不仅仅是书画院办公的场所,展览社会各界书画的场地,也是人们在天水的一处游览之地。

我曾听说,靳永红院长作为书画院长,是通过考试遴选,从清水县考到市书画院当院长。他主攻油画,兼习书法、国画。油画作品多次在省市美展中获奖,曾在“甘肃省第二届群星艺术节,”中获银奖,2003年油画作品入选由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油画展》,同年12月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品展》,在全国大城市巡回展览。他不仅绘画专业好,人品好,文采斐然。他从县城考试来到书画院的故事,成为了很多人口中的美谈。

初春的晌午,明媚的阳光照在万寿宫院子的镇馆石上,一些新绿的爬山虎,细细密密的往大石头的顶端爬行,它们向上的追求,几乎是默默不留痕迹的,却占领了整个大石。它们不像路旁的牵牛花,在低矮的植被上缠绕,时时刻刻要彰显出追求光的劲头。

同样是向上,有些事物,有些人,低调如一些青绿的爬山虎,扎下根脉,默默地延伸、延展。它们用自己强大的力量,展示自身追求的卓越。而巨大的石头,只仅仅是最终被遮蔽的的支撑物。追求艺术也是这样,追求艺术的人孜孜以求,用艰辛的实践进取,最终将生命的绿色,覆盖艺术的殿堂。牵牛花也生长,然而根基浅薄,最终只拥有仅仅一天的艳丽生命。

靳永红先生,更像一颗深深扎根大地的树,才华的树干、人品的枝条、道德的绿叶,覆盖于一方大地,给经过他、遇到他的人们一些浓厚的阴凉。

走进书画院第二个院落时,我曾听到一些吉他的声音,迈步寻声而去,一个角落,木格的窗棂,一扇敞开的门,一个笔直的身体跨坐在凳子上。儒雅的他似从英国乡村里一路走来,脚下踩着拍子,手指在琴弦上拨动,弹奏着一曲《卡门》。

此时音乐的流淌,与他手指运动的旋律一个节奏;此时分不清,琴弦与他的手臂,乃至身体之间,是否有连接的点面。

走过和进入这房间的人们,都会沉醉其中,甚至忘记是为何来到这个院落,而作为馆长的靳先生,他却在高妙、舒缓的和声中,用安抚琴弦声音的魔力,渐渐停下了手中的弹奏。

他身后是一副新创作的油画,一片安静的绿色,覆盖了远处的原野。绘画是他的专业,吉他是他的休闲,即便是休闲,他也会把这样的闲情做到极致的完美。靳馆长说:除了绘画,他热爱吉他,有几把国外品牌古典吉他。

或许靳馆长绘画作品中的灵感,一些艺术思想施展延伸的空间,是来源于他弹奏吉他音乐时,带来的一些启发。而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也一定时刻滋养着他,他在天水艺术届,一直受到人们的崇敬。

尽管我对靳永红先生了解并不多,甚至我们的谈话,总共不到半个小时,但是他的涵养,他的内敛,有时是中国士大夫的儒雅古风,有时又似从英国乡村大步走来的洒脱艺人。与靳先生常常在路上遇到,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听过他的琴声,此时想起他的琴声,卡朋特兄妹的《昨日重现》从耳边轻轻回荡。

靳永红先生踏着色彩而去,伴着琴声而去,人间追求艺术孤独灵魂的疾苦,再也奈何不了他。他给人们留下的永远是俊朗和潇洒的微笑。这个让人们热爱的人,他也热爱人们,他的逝去虽然让人觉得惋惜,可是他的生是一首让人咏叹的歌……

 

 

 

 

20228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盲女孩
后一篇:小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