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样例]

(2012-11-27 10:47:46)
标签:

校本研修

教育

分类: 学习无限【教育教研】
   
案例1-8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样例)

   第一部分  基本信息(2005年)

   姓名:张琼

   性别:女

   年龄:28岁


   学历:本科

   职称、职务:小学高级、教导处副主任

   任教科目:语文

   兴趣爱好:读书、运动、旅游

   心中偶像:苏霍姆林斯基

   喜欢格言:我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可以不假思索得说:爱孩子。

   难忘经历:在一次旅游中独辟蹊径但迷路了
             ——它告诉我:求异虽可贵,方向更要明。

   专业成果:参与市级重点课题《小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策略研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和《成才》上先后发表了2篇教研论文。

   第二部分  专业发展愿景规划

   (一)发展方向
致力于教与学的“四个方式”的变革,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投身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开发创建自己的“作文写生”校本课程;努力塑造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经验体系,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二)愿景目标
1.到2008年(33岁)时,初步形成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申报区学科带头人;
2.到2010年(35岁),初步形成自己独创的“小学生作文写生”校本课程;申报市学科带头人;
3.到2015年(40岁),初步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和经验体系,申报省特级教师。

   (三)行动计划
1.经常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总结成功经验并条理化;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需要尽快解决的主要问题。坚持做到每月一次小结反思,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反思,为年一次全面总结反思。
2.积极参加校本研修小组活动。主动发起成立“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变革”专题研修小组,力争邀请3—5人开展合作研修。在合作研讨如何实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四大变革的研修活动中,本人侧重于“作文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的研修主题,建构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3.结合作文教与学的方式变革研修活动,开发“作文写生”校本课程,并以此申报区级以上科研课题。
4.与一名语文教研专家和一名课程专家建立密切联系,争取专业指导。
5.每年完成1—2篇教科研论文,力争公开发表或获奖。
第三部分  过程资料  (略)
第四部分  成果资料  (略)
第五部分  文献资料  (略)



案例1-9
      “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制作的疑难问题探讨”
区域协作研修活动实施方案
时间:    2004年10月22日下午14:40-17:00
地点:    江汉二桥小学
承办单位:江汉二桥小学
参与人员:江汉二桥小学校本研修小组成员;本区域协作小组(五里墩小学、七里小学、玫瑰园小学)的教师代表
邀请专家:(略)
活动筹备分工:
1、童爱娥校长负责本次研修活动的全面策划与协调工作。
2、钱平主任负责研修活动的具体实施和筹备工作;准备好汇报材料。
3、周清老师负责活动的全程主持(起草主持人串词并讨论通过)。
4、郭良辉老师负责电子字幕设计与制作;活动全程摄像与光盘制作。
5、彭昕和童玲两位老师组织研修小组成员分析“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 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做好质疑问难和答疑解惑准备。
活动流程:
一、 观摩江汉二桥小学校本研修阶段性研究成果。(活动之前自由观摩)
成果一:教师校本研修专业成长档案袋
成果二:校本研修课题教师操作实用手册
成果三: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报告册
成果四:校本研修主题问卷调查表及教师研修主题汇总表
成果五:已形成的研修活动实录光盘资料
二、江汉二桥小学校本研修阶段总结汇报   时间:10分钟
汇报人:钱 平 
内容要点:本校前一阶段校本研修工作情况、取得的阶段成果、面临的主要问题、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三、研修小组教师开展研修活动   时间:90分钟
环节1:童玲老师汇报自己制作“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5分钟)要求:要真实地反映自己个人研修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兼顾反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情况。
环节2:二桥小学校本研修小组教师以童玲老师的汇报发言为案例载体,对制作教师成长记录袋开展讨论,质疑问难。
环节3:协作小组的学校教师代表分别就二桥小学教师遇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介绍各自学校的有关成功经验或提出建议;
环节4:与专家对话研讨。请有关专家对研修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发表看法,并接受教师的现场咨询提问。
四、专家点评   时间:30分钟
五、活动小结

(本案例素材提供者  江汉二桥小学  钱平)


案例1-10
      校本研修让我重新拾回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的快,随着几年教学工作的磨砺,我都快要遗忘了原本的那份理想和抱负了。感谢学校开展一年多的校本研修课题研究活动,给了我重新反省自己的机会,让我找回了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份冲劲与斗志;拾回了自己原有的那份理想和抱负;找到了自己今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回顾自己一年多来的研修经历,虽然忙碌,但很充实;虽然辛苦,但觉得很有价值!

   在校本修活动中,我本着立足于自身兴趣与特长,循序渐进、自我发展的原则,第一次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成长记录袋,制定了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确定了2个研修方向:一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二是数学教学的电教化教学模式研究。

   值得欣喜的是,经过一年多的研修探索,我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快乐。
一年前,我与张均芳、陈樱等几位老师组成了一个校本开发研修小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合作开发形成了学校的第一套校本课程——《小小双手真灵巧》。这套校本课程由三个部分共10多个专题组成,分别适用于小学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课程内容有语文兴趣类、数学兴趣类和综合兴趣类;课程的载体有文本体裁、教具学具、音像资料。这套校本课程的开发,花费了我们许多许多的心血和汗水,我们投入了无数个休息日、节假日,常常挑灯夜战。大到计划制定、素材选择、内容编排,小到一段文字、一个插图,我们都要通过研修活动进行协商、研讨、争论,集思广益,求得共识。有道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促进我校的课程改革,也是我的业务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全区的校本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我执教的《蔬果画之心中乐园》获得了一等奖,我的同伴杜凡老师也获得了优质课二等奖,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也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学校领导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修活动,给予了全力支持和帮助,校长对此亲自参与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研修活动,聘请了有关专家给我们进行专业引领,还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修活动,我们增长了许多先进的课程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行动研究,学会了如何自我反思和合作学习,学会了如何自我协调管理,学会了如何利用环境资源和自我规划;学会了如何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

   在数学教学的电教化研修方面,我也取得初步的成果。在这方面我以前也有过尝试,但没有成功。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参加了有关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研修活动。一年多来,我自主学习了大量的有关学科教学与网络教学整合的文章,参与了包括许多有关案例,多次请教有关教研员,向本校的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同行学习,开展研讨。我在个人研修中对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采用“研究性备课、验证性教学、反思性小结”的自我研修方法,坚持在自己的数学课堂实践中开展教学实验,力争把每一节课当作教改实验课。经过一年多的研修实践探索,我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探索经验,撰写了一篇教研论文《网络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使我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我的教学业务水平快速提高,我的小学数学学科的网络教学设计《找规律》获得了省一等奖。

   现在,我的成长记录袋里的资料已经收集了厚厚的一摞,里面的每一篇课例、反思、论文都记录着我这一年多来的研修历程。这些点点滴滴让我欣喜地觉得自己真的成长了。从原来不敢涉足教科研到现在喜欢上了教科研;从不敢发言提问到敢于在各种科研活动中敢于大胆从容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只会写教案到有了自己的一套论文成果。

   每当我打开自己的“成长记录袋”,我不仅会从过去的成功中获得喜悦和信心,还会不断地审视反思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仔细寻觅自己的进一步努力方向和新的奋斗目标。在新的一年里,我的专业研修意志更加坚定,研修目标更加明确,研修工作将更加扎实,我会不断反思自己、激励自己、提升自己,沿着校本研修的成长道路,向着科研型教师努力奋斗。
      (本案例由作者根据武汉市七里小学常娅老师提供的资料改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师校本研修
后一篇:校本研修建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