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焦新课标活用学习单”主题研讨活动总结发言

(2022-12-16 16:44:06)


聚焦新课标  活用学习单主题研讨活动总结发言

               

刚才梅岭教育办学科指导组老师及各校一线老师的点评都很好,在评课方面你们更专业、精准,各位老师都能够恰到好处的点评出执教者及课堂的优缺点。梅岭教育办、党总支部对基层学校每一场教研活动都很重视,每次活动都有安排总支支委参加,虽然是我们学校的活动,今天我也是以总支支委的身份代表发言,不是教研专业人员,所以对于学科研讨方面不能深入指导。专业的事要让专业的人才来做,正如今天学习的《书戴嵩画牛》提到的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教当问师,研当问教研员……

今天的活动主题是聚焦新课标,活用学习单,三位老师都能够围绕主题,同时紧密结合该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实施教学,三位老师设计的学习单也各具特色:海燕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名教师,今年5月份她为我们提供的专题讲座是《巧用学习单,细品深究言语之美》,今天则是聚焦新课标,活用学习单,可见海燕老师对学习单的妙用是很有研究的。他设计的学习单虽然简单,但是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勾连已有的批注学习方法,从段落内容和角度两个维度展开,从扶到放,给了学生成长的阶梯,即一二自然段相机引出批注,紧接着梳理3-6自然段的心情变化的词语,从启发学生自主批注,找出批注角度,这就是本课的难点。海燕老师做到了。一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俗语言教无定法,各有千秋”,课堂不需要处处精彩,但是每一节课都要有出彩处,一课一得,积累起来也就多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解课文内容与学习批注方法融为一体,效果会更好,虽然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但不能为学习批注而批注。

艺彬老师的学习单中,通过“我是想像小达人”,让学生对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句式用想像补白的方式进行语言文字的拓展训练;而在第三题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习课文后通过“斗牛图”,引发学生质疑问难,从题跋的理解,让学生思辨,毕竟这样的古文距离学生比较远,让谈们通过角色转换,由古引今来讲故事,明白道理,从而更加贴切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整堂可的教学体现出梯度设计,层层推进,由易到难,让学生敢说会说,这是语课最重要的一点。这节课的出彩之处就是以锦囊妙计钻进人物的心里,让学生在枯燥、不易理解的文言文里,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师作恰当的引导,即如何加进生动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如对牧童笑画的补白,对杜处士爱画的补白,学生敢说、会说,这样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课堂学习氛围的轻松愉悦,而且老师的赏识教育贯穿于课堂始终,做到了导而不牵,感受艺术之美。

媛媛老师是位优秀的青年教师,首先是本身优美的语感,但是她对教材及课标真的有钻研,本节课能够很好的把语文要素融入课堂学习中,她的学习单设计非常有创意,通过引导学生从学习单的导图思维中,感受圆明园的布局之精巧,宏伟的建筑及文物的珍贵。本堂课的出彩之处在于:以思维导图抓住学习的重点,即借助关键词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以感情朗读突破难点,即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为后面对英法联军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埋下伏笔。叶老师本身语言文字功底好,这是个很好的示范引读,她又很注重学生的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感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文章情感的表达就水到渠成了。但是今天在朗读上与学生不是很融洽,可能是新接手的班级还没有融合好。

总之,今天的教研活动很成功,可见执教者及参与指导的老师都很用心,也很认真,这与分管教学的进步副校长应该也有很大关系,好几次会上或者研讨活动中,我都听到他在唠叨不管是街道级还是市级的研讨活动,都是很难争取到的,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准备,用心钻研,                                                                                  上出最好的水平。因为每一场活动我们学校都要首先向上级领导申请、报备,就是为了给老师们争取更多的机会,提供锻炼学习的平台,而且不是报了就可以上的。就这场活动因为疫情原因一推再推,今天才得以开展。当然校级研讨课也要认真对待,青年教师就是在校级的一次次研讨磨炼中成长起来的。今天三位老师提供的三节课,都能够针对主题聚焦新课标,活用学习单”, 精巧设计课例,妙在活用学习单,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单自主理解课文内容,理顺文章脉络;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及语文要素,落实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展现的是真实而且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处处体现出以生为本,教师恰到好处的导、评,课堂气氛活跃。希望今后每一场活动都能够这样认真准备,做到精耕细作,行稳致远,让高效的课堂研究之路呈现处更多的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