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与坚守,缘于教育梦
(2021-04-20 11:07:32)执着与坚守,缘于教育梦
我的教育生涯在明年9月份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在这里我很感谢曾经经历过共事过的领导及同事,正是有这么一群默默关心支持及配合工作的同行朋友,才能够让我在实现各个教育梦想的过程中顺利成长,且收获良多!我真正走过的学校不多,只有3所:即老家的内坑镇前洪小学,第二个是梅岭双沟小学,2006年7月调任到现在的平山实验小学。在这三个单位里,我感受到了团队里兄弟姐妹的互帮互助温馨和谐,得到团队同事们工作上的关心支持和鼓励配合,正是有了这一群同甘共苦的同行朋友,才有今天自认为还算是成功的我。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执着与坚守,缘于教育梦》。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执着与坚守,缘于教育梦
(一)、命运,“逼”我与教师结缘
70年代当老师的父亲虽然工资很低,但他还是坚持让我们每个孩子都上学读书,我的中考成绩虽然远远超过于师范录取线,父亲还是咬牙让我念高中,期盼着村里能出个女大学生。阴差阳错,高考落榜的我走进家乡的学校当一名小学老师,当时我的情绪很是抵触。后来,孩子们的活泼及童真,让我渐渐的爱上“老师”这个职业,并积极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活动。96年,我首先参加《将相和》语文说课比赛获镇级第一名,同时所执教《可爱的草塘》在语文课堂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其实,我的初衷并不是要拿什么第一,只是环境迫使下,我只能挺身而出把课上好,当时都是自我琢磨,既没什么集体备课,也没什么课件,只有小黑板和幻灯片,凭着那股认真的干劲在助我扬帆起航。有时候,冥冥之中命运之神会光顾你生命的码头,在你关上一扇门后,不经意间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然后用她有力的双手,推你入门,“逼”你开垦你的另一种人生!是的,命运,让我从此栉风沐雨的踏上教育之路。(在这里补充一下,为了圆父亲的大学梦,我一边教书,一边带孩子,还一边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自考大专文凭,用2年时间进修了福建师范大学的本科学历。虽然迟了点,但是当我把毕业证书捧到父亲面前时,他开心的笑了。)
(二)、信任,鼓励我勇往直前
从教三十几年来,我始终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参加各学科教研活动。99年在双沟小学一堂《杏儿熟了》,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而后多次公开课及技能竞赛在镇、市级获奖,得到领导的欣赏及提拔。2002年,在压上了校长这个重担以后,我的工作重心渐渐在转移。记得刚任校长的第一年,我教六年级语文,又当班主任,一边还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教学楼,真是忙得团团转。可是,那几年的双沟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校风到校貌,从教风到学风,教学成效从量到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忙但快乐的收获着!这里面包含着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是对教育的执着与追求,一旦拥有这种使命感,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出无限的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
2003年我有幸参加了泉州市为期50天的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与教育专家接触,感受着名师的魅力与风采,聆听着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分享着来自泉州各兄弟学校老师带来的成功与快乐……那次学习不仅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同时收获了很多:课改的新理念,结业论文的获奖,市级公开课的好评,泉州市骨干班优秀学员的称号。从此,不断的积累开始成为我的自觉行为,我积极撰写教学随笔,并在很多报刊杂志投稿,至今汇编及获奖论文达三十几篇,其中CN级论文8篇,有四十多篇创作入选于《晋江诗词》、《泉州千家诗集》及报刊杂志……自从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以来,我坚持写教育博客,近二十年写下了20多万字的教育教学随笔,这是我在教育前行路上的一大笔宝藏。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我认为只要积极进取、不断创新、鼓起劲儿勇往直前,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三)、责任,激励我奋发向上
爱默生曾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作为一名校长,我一直把责任视为使命,把责任视为荣誉,把责任视为追求。我常常因谋划学校发展而夜不能寐,为老师的优秀成绩而欢呼自豪,更因学生的点滴进步而兴奋不已。我深刻理解: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部分,是教育改革中探讨的重要问题。因此,不管学校工作有多忙,我始终深入课堂,逼着自己挤出时间坚持上课!小学女教师比较多,所以请病假、产假、事假是常事,而我经常是替假的最佳对象。因为我喜欢挑战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不同学生,这样我得到的教学信息会更多,所幸孩子们都喜欢上我的课。我很怕自己当校长年限长了就把业务丢了,正是这种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激励着我奋发向上。
说实话,有段时间,我也迷茫过,因忙于学校的管理而疏忽了对业务的追求,自从跟着几位名教师参与了各级课题的探究后,我在业务上又跟进了。首先是那份沉甸甸的“名师津贴”,让你时刻记住你该怎样去履行一位名教师的职责,你必须发挥一位名教师的引领作用,在教研方面不断钻研并有所创新;其次是梅岭街道基金会为各校行政及名师颁发的购书奖励,在鼓励我们多读书的同时,并通过“读书交流会”去带动所有老师,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再次,是那每学期的“校长上台汇报”,在各级领导、各校老师面前,你的学校有什么成绩?每个学期带领你的团队做了些什么?你必须去汇报,去面对,去思考!我不是个喜欢上台面的人,但是,当我面对着台下侃侃而谈时,我看到了眼睛里流露出的会意与赞许,也感受到了那种崇高的职责;正是因为这样,我时不时会给自己压担子,从学校建设到文化渲染,从教学成效到课堂教学,从课题探究到经验分享,这一切的一切,皆缘于对教育那份责任心!(补充说明一下:我担任校长至2018年,每个学期都得上台汇报工作,而且教育办领导当场点评。刚开始很紧张,也很排斥,后来感觉到了:正是这样的压力及历练,才有现在的成就。说实话,有上级领导的鞭策及鼓励,有政府及华侨企业的支持赞助,才有我奋马扬鞭建设学校的信心,也才有今天环境优美、条件优厚的平山实验小学!)
正是这份执着与追求铸就了三十几年的坚守,铸就了我的教育梦,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那份激情始终不减,那份责任感反而更强。作为一个挂着校级领导头衔的“名教师”,我的梦里又将放飞怎样的生命彩霞?“敬畏生命,追求发展,让教育成为智慧的生活,让生命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个教育的日子。”是啊,梦与我们同行,教育永远如诗!
哪位优秀名师不是首先要有献身教育教学的坚定信念,并把这种信念慢慢升华为推动他们积极进行专业成长行为的强大动力?而后才有了他们各自的精彩与非凡!今天我不说远的,就说我们身边熟悉的优秀名师:我们进修学校的陈淑端副校长,我很欣赏她的言谈举止及业务的精湛及追求,更佩服行政事务那么繁忙的她,仍然坚持在教研一线,走进课堂上示范课,送课到基层学校,还代表福建省送课入台湾。这里面体现的不仅仅是能力上的优秀,更重要的是对教育事业那份深深的热爱与执着。我想,名师成名的秘密就在于此吧!身边很多教科研工作出身的行政干部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我们梅岭的黄春宜书记、蔡娟娟校长、许玉环校长以及我们学校的李明凤校长等……在这一群优秀名师的背后哪位不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正是她们在个人专业成长的道路中,所表现出来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探究性以及坚持性,才能够形成各自对教育教学的理论观点及鲜明特点,才能够创造属于她们自己的精彩与非凡。由此可见,每一位成功者的学习态度非常的重要,只有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才能创造职业幸福。
二、持积极态度,创职业幸福
这几年,梅岭的变化大家都有目共睹: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充实,从校容校貌到师生素养,从教学质量到活动成绩,都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实现了质的跨越!我们平山实验小学的校容校貌可以说已经实现了跨越的提升,但是我们的内涵呢?我自己觉得离晋江那些一流学校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我们的团队将演绎出怎样的教育梦?在这竞争激烈的年代里,想要成为教育界的翘楚,肯定是需要更多的付出,老师的态度,团队的合作都非常重要!有压力才有动力!回到我刚才讲过的“每学期上台汇报”,刚开始我很不理解,对于工作上的严格要求我也感觉亚历山大。但是,看着自己管理下的学校一年比一年进步提升,生性内向的我也一年比一年大胆交流,感觉口才慢慢在进步,我就理解了:没有辛苦努力的付出,不给你提供锻炼的平台,没有压力的工作?哪有我们今天的成长?哪有学校现在的成绩?有压力才有动力!当我去参加其他兄弟学校的活动中,看到有些校长一上台就紧张得结巴,我心里第一个反应就是“感谢领导的赶鸭子上架”!其实每项工作都有压力,行政有行政的压力,老师有老师的压力。比如面对一摞摞作业试卷,头也不抬地改着作业,一路小跑地上卫生间,还有应付不完的各类检查与活动,有来自工作的压力,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社会的压力,这就是教师最真实的生活写照,这也成为教师抱怨最多的核心内容。但是细想:哪个职业没有压力呢?比如,你选择了消防职业,你就可能时刻面临赴汤蹈火的危险;你选择了地质勘探,就意味着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你选择了公安干警,随时面临着与歹徒生死格斗的危险;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直面这个职业所带来的困难和问题。可见,每个职业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憾,每件事情都有很多的角度,是看到“玫瑰花的美丽”还是看到“玫瑰花上扎人的刺”,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如何。就像那个老太太,在晴天时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在雨天时又担心小女儿的鞋子卖不出去,整日愁眉不展,如果她能换个角度思考,晴天小女儿的鞋子会卖得很好,雨天大女儿的雨伞会卖得很好,这样,老太太肯定会改变愁眉不展的心情,变得开心起来。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说:“人生若能改变自身的心态,就能使生活本身发生变革。成功者始终用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支配自己的人生,而失败者正好相反。”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每天繁忙的教学生活。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生是一项需要自己经营的系统工程,教师专业成长的职业幸福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你的幸福由你自己决定。例如,我们的舞龙队员每次训练都很辛苦,但是看着参赛获奖的视频,捧着烫金的证书时,你就会感到很幸福!我们的老师每一次磨课竞赛很辛苦,但是看着一张张奖状,你的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还有我们的老师每次在职称方面上升一级,也会感到很幸福吧。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这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指数取决于你的努力及心态!
有人形象地将人生分成几个阶段:“出生闪亮登场;10岁天天向上;20岁胡思乱想;30岁基本定向;40岁走哪哪香;50岁奋发图强;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病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从这段人生哲理不难看出:人的一生,最灿烂、最美好、最辉煌的年华是在工作岗位的岁月,特别是在30岁到50岁这一段时光,在座的几乎都是在这个年龄段。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工作,充分发挥我们的正能量,坦然面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酸甜苦辣,从教学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并始终如一的坚持下来。青年时期高考落榜的我曾经去过工厂做工,办过针织小工厂,虽然收益比当老师的工资好过几十倍,但是一想到我的一生就为了赚钱面对着机台,每天做着那些简单重复的动作,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没啥意思。后来选择了改行当老师,每天与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特开心,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中年时期,虽然可以随军并改行到无锡太湖管理办事处工作,可是没几个月,我就厌惓了那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的生活。最终,缘于我的教育情,缘于我的故乡情,我又转回到晋江继续当老师。两次工作改行经历告诉我,教师职业虽然有股苦中作乐之感,但也是一份很有成就感,而且幸福指数很高的职业!当在节假日收到学生那暖暖的问候,当得知所教过的学生一个个出色成才,感觉职业的幸福指数飙升了许多!所以,我的女儿虽然考上了香港的研究生,但是,在我的说服下,她还是回来我们梅岭当老师,为了圆梦,她一边教学一边进修厦门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她感觉既充实又幸福!
三、追寻名师梦,你我共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今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的竞争,实质是教师的竞争。改革与发展实践反复表明,优秀教师是创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只有培养和聚集一大批名师,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形成教育人才优势,才能体现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要求。为了打造更多优秀的名教师,晋江教育局与进修学校形成了共识,开展了“1+3+N”的名师团队教科活动,带动了一批批优秀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特别是各级课题的探究研讨活动,更是成就了一大批教科研精英骨干教师。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在李明凤校长的领导下,在各级名教师的带动引领下,我们的教科研成果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每年参加街道级以上的竞赛活动及公开课达30多人次,如今街道级以上的课题有8个,省市级课题就有5个,连我这个临近退休的老教师都带领着语文老师们申报省级研讨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刚才执教的年轻教师叶媛媛就是在积极参与各种教科研活动中快速成长起来的。所以你们年轻教师更要迎难而上,努力进取,以题促研,以研促教。希望在各科名师及课题活动的带动引领下,我们学校的全体老师在学习锻炼中得到更大的进步,取得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效。下面我就对今后的教科培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优化常规管理,抓好青蓝工程。
首先落实教师“五个一”工程:即每课一反思,每周一随笔,每月一读,每学期一堂公开课,每学年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这些常规管理工作对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助推作用。再次是抓好“青蓝工程”:即新师汇报课、青师成长课、专题研讨课、风格展示课、名师引领课,通过这五种课型的教研活动,落实师徒结对的“传、帮、带”,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深化活动竞赛, 助推专业成长。
重视教育科研,依托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希望老师们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真参与,真学习,真探究,出成效。重视活动竞赛的探究研磨,每一场活动竞赛,每一次集体磨课,都会让青年教师在参与探讨的过程中从青涩逐渐走向成熟,通过各种互动平台给予老师们不同程度的成长历练,并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例如本学期学校开展的各学科青年教师片段教学评选活动,新教师在师徒磨课探讨的过程中收益很大,在教学上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发挥名师优势,培养“三格”团队。
1、对新教师“入格”指导---进角色,合格化。
2、对青年教师“升格”引导——上台阶,个性化。
3、对骨干教师“风格”培养——懂理论,风格化。
县市级骨干教师不能懈怠,更要严要求,广阅读,勤耕耘,丰内秀,炼功夫,不但积极举行观摩课,开设专题讲座,而且通过课题研究、撰写论文、交流反思、培养青年教师等途径,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积极实现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及教学风格。具体做好这三点:一是建立档案,以“优”带“新”。为骨干教师建立电子档案袋,收徒带教、上观摩课、撰写教学反思,并通过网络宣传,展示经验,共享成果。二是科研先导,以“研”促“思”。要求骨干教师在科研上结合教学特长确立研究课题,探索有效策略,通过上示范课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主持教学论坛,扩大引领辐射作用。三是争创条件,以“炼”成“格”。通过“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的方法,帮助骨干师总结教学特色,推荐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展示活动,引导实践创新,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师“三格”培养模式,不仅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焕发了工作热情,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创新,在问题意识、研讨意识、合作意识、成果意识方面都得到了加强,专业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实现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质量的跨越式提升。
最后,我以一首小诗与大家共勉:
相遇是一种缘分,
相知是一种幸福,
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们不期而遇,
与智者同行,
不管路途远近,
只为探寻心中那一方绿荫。
是缘分赋予我分享的机会,能够与莆田市培训班十四位优秀校长一起分享也是一种幸福!本来的安排只是与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一起交流的,老师们现在是否在想:即将退休的李老师都这样努力,我怎能不努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你们年轻一代都比我们强多了,也会更优秀的!相信你们的将来会比我精彩百倍千倍!到我这个年龄你们肯定会积累更多的成绩,更多的精彩!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看到自己工作过的单位不断传来好成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