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学案例
(2020-12-10 09:06:54)《“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了“诺曼底”号邮船被一艘装有螺旋桨推进器的大轮船“玛丽”号撞破,情况十分危急。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命令用救生艇救乘客,由于他机智、果断,结果乘客得救,而他自己却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在危难之时,舍己救人、沉着机智、指挥有方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整篇文章结构完整,重点突出。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表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学情分析】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难点】
1.能找出描写哈尔威船长言行的语句,从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读危急,引出英雄
1.
烟雾弥漫
惊恐万状
镇定自若
(1)读词语,读出画面感,读出含义,归纳分类
(2)选择词语填空概括大意。
课文记叙了1870年3月17日一个夜晚,哈尔威船长驾驶“诺曼底”号在(
2.
【设计意图:用读词归纳、概括大意来导入新课学习,整体回顾故事情节,奠定学习基础。通过配乐引读、影片观看,创设灾难发生时的危急情景,从而引出本课主人公,初步感受人物伟大人格。】
二、品析言行,走进英雄
1.自主阅读,小组交流讨论
自学提示:默读课文10~45段,画出文中描写哈尔威船长语言、动作的句子,在关键字词下加点,并在空白处批注你从中感受到的人物品质。小组合作,交流补充。
2.集中反馈,分享阅读收获
(1)预设一:一个命令,见英雄果敢
出示片段: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抓住提示语“吼喝”读好短句,读出命令的语气。(板书:读好人物对话:借助提示语)
师:从这个严厉命令中,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船长?(引导学生将感受到的品质书写在船帆上,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板书)
抓住“奔跑”、“尖叫”、“哭泣”与周围的乘客对比,更突出了船长的什么品质?(临危不乱)
师:这是一个沉着冷静、指挥有方的船长,让我们一起像他这样下达命令。(齐读)
(2)预设二:一段对话,显英雄品质
出示16-30自然段的对话。
这段对话有什么特点?(没有提示语,简短,有力)
小组合作读,感受船长形象。指导把握人物形象,在没有提示语时要通过设身处地想象危急情况读好人物对话。(板书:读好人物对话:想象情景)
全部分角色合作齐读。
从中你体会到一个怎样的船长?(引导学生将感受到的品质书写在船帆上,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板书)
(3)预设三:一场救援,感英雄本色
32到39段,用一个词来形容救援现场。(井然有序)
朗读船长两句简短的话。“把克莱芒救出去!”“快干!”(指导根据人物形象读好人物对话。板书:读好人物对话:把握形象)
从动作和语言中感受船长的品质。(引导学生将感受到的品质书写在船帆上,最后成为一个完整的板书)
(4)预设四:一尊雕像,见英雄悲壮
师配乐朗读殉职部分。
品味“犹如铁铸”“纹丝不动”的特写镜头。(生命的永恒)
品味乘客的“凝视”。(对船长至高的崇敬)
配乐齐读。
【设计意图:在自学提示的指导下,先由学生自主阅读,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分享。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感悟体会,以学生为主体,及时抓住课堂生成点。相机点拨读好人物对话的小诀窍,以读促悟,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感受人物品质。】
三、梳理回顾,总结学法
1.串读回顾。
2.总结学法。
像这样,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我们能感受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再次回顾船长的人物形象,进一步总结学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四、梳理回顾,致敬生命
1.哈尔威船长与船共存亡,值不值得?
2.哈尔威船长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3.联系生活实际,还有哪些英雄使你对生命有所体会?
4.师总结:“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看起来寻常,但面对生死的考验之时,做起来却很难。哈尔威、刘传健、钟南山、李兰娟、医务工作者等等,他们的生命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5.多年之后获救的克莱芒写过这样的一段日记:亲爱的哈尔威船长,我的师傅,我的父亲,您昔日的见习水手克莱芒长大了,已经成为了一名船长了,走的就是从南安普顿到根西岛这条航线。每次经过这里,我都要鸣笛三声。这笛声是问候,是感激,是力量。如今同行们都说我是这条航线上最出色的船长,我知道,那是我心中永远屹立着一尊黑色的雕像。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哈尔威船长与船共存亡,是否值得”的话题,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延伸至实际生活当中。从交流中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哈尔威船长,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作业设计】
1.用习得的语文之法阅读课本“阅读链接”《挑山工》,感悟平凡人的“做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