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公司估值价值投资 |
分类: 笔记 |
一、投资简述
普通账户今年取得了27.54%的投资收益,对这个收益水平我是不太满意的。和下半年风起云涌的市场比起来,感觉这个收益至少是打了对折的。如果自己再坚定和耐心一点,超过去年47%的收益率应该非常轻松。
二、操作回顾
2014年,我主要买入和持有了永辉超市、长城汽车、苏宁云商、白云山、中国平安、中国西电、平安银行、力帆股份、安琪酵母、贝因美、杰瑞股份、富瑞特装、浦发银行、国海证券、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十几家公司,还有其它几家公司如ST天威、中国中铁等曾买过观察仓。
其中,永辉、长城、苏宁、白云山、平安、平银和力帆从去年就开始一直持有,期间只仓位有过变动;西电、浦发、国海、中行、交行、贝因美、富瑞等是年内新买入的,目前大多已经不再持有。
这里面下半年成为市场热门的基建、券商、保险和银行类公司都有涉足,但这些公司总的仓位占比不大,对其研究不深持有时间也不太长,带来的收益较为有限。天威和中铁建的观察仓更是都买到了底价,但后来一直没有加仓,这也是2014年收益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总结、教训
本来,13年在写投资总结的时候,我对2014年的投资策略最概括的一句话就是“看好大蓝筹的估值回归”。但投资真的是知易行难,自己在做的时候没有完全坚决贯彻自己的判断,看好的大蓝筹不是买入较少就是卖出较早,基本错过了今年大蓝筹绝地反击的大好机会。
无论是13年的创业板,还是14年的大蓝筹,自己都提前发现了这样巨大的投资机会并且也参与其中,但取得的收益和付出的努力比起来显然不大成比例。尽管留有遗憾,但也能够释然。没听说哪个价值投资者经常骑着飞天的猪,反倒总是跟乌龟在比谁慢。
四、收获、心得
1、投资这行当,失败不是成功之母,选择正确的道路前进并少犯错误才是。
2、在投资上能做到随机应变很难,能以不变应万变也不容易。
3、我们预测不了市场,即便预测准了也不见得就能做对,因为最难的是做到知行合一。
4、投资最好是模糊对后市的预测,或者干脆不做预测。好的投资体系是涨跌都能做到获利避险,有匹配的容错机制,在犯错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永久性的损失。
5、从事价值投资尽管市场因素与自身的投资策略之间的关系不那么直接,但影响还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比如大的主题性投资机会就可以考虑在内。
五、融资融券和港股
今年在融资融券方面做了适当的尝试。融资方面,我始终严格限制融资比例在170以内,这是避免爆仓必须要到的;其次就是用再平衡操作去缓解融资资金的偿还压力。由于这两点我都做到了,效果还不错。融券操作和港股投资都是刚开始尝试,这方面的总结留待以后。
今融资融券账户的收益率是60.36%,大大高于普通账户的收益。原因除了融资带来正向杠杆的放大作用外,我因为严格限制融资比例,使仓位中总是有可用的融资资金进行个股的抄底加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融资融券使用得当是扩大收益和对冲风险的工具,把它只当成借钱炒股就有些错位了。
六、2015年投资策略
总体上对2015年看法较为谨慎,对收益也预期不高,有20%-30就不错。2015年感觉指数上大盘即便跌也跌不了多少,但个股上明年的熊股可能会较多,尤其是业绩差、行业差、管理也差的“三差”公司,其中只靠题材炒高小公司跌幅可能巨大。
大的主题性的投资机会明年可能不大会出现,也就是只有局部的阶段性的那种结构性行情。我大致有两个投资思路:一个是遭到市场错杀的创业和中小板中的真正优秀的公司,其中有些13年末就股价就见顶回落,今年部分公司的股价有望进入可投资区间;一个是主营业务与民生方面息息相关的公司,这也是长牛股的发源地,如消费、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公司。
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体系不动摇。理念:不亏钱;投资价值;确定性;复利。
体系:低估;组合投资;再平衡;好公司。
儒峰
前一篇:估估国信证券目标价
后一篇:未来投资机会的思考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