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资产证券化的利弊
(2014-10-16 23:19:31)
标签:
股票
公司
估值
价值
投资
|
分类:
公司
|
今天又分析了一下苏宁的资产证券化的利弊,结果有了点新发现。
明年会计制度要有一个改变就是加速折旧,加上商业地产的市场价值可能处在高位,苏宁选择此时搞这个卖后回租还算是明智的,至少不吃亏。
我们都知道,苏宁的自有物业本来都是升值的,但在报表上却要每年做折旧。比如这11家门店的累计折旧就将近3亿元。这次资产证券化因为条款的关系,很可能资产还会拐个弯转移到苏宁电器集团手里,这样一来等于物业还是苏宁自己的,只是暂时变现带来了大笔的现金流和账面利润。
2013年报,苏宁的固定资产原值136亿,现值是111亿,累计折旧达25亿。截至去年底苏宁的自有物业为44家(现在好像是47家),按照这次11家店40亿的价值估算,只这些自有店面就价值160亿左右,占到苏宁市值的四分之一,这些自有店面是这家公司最重要的实物资产。
假设这44家店都来个售后回租大概需要每年多少钱租金呢?我大致估算了一下,苏宁平均每家超级店的平均租金大概在3000-4000万每年上下,假设这些自有店面也都是超级店的标准,那么按平均值每家店年租金3500万计算,44家店每年要15.4亿元租金,这次售后回租的11家店每年大概就是3亿元的租金。
苏宁付出每年3亿租金的代价得到的是40亿现金(扣税后30亿),账面13亿的利润。这30亿苏宁做什么能填补3亿的租金呢?对,正是苏宁搞的互联网金融。这一块利润率应该有6-8%的收益吧!30亿就是每年2亿左右,还差1亿,别忘了这些店不卖要折旧,每年折旧多少呢?差不多正好1亿,抹平了不是?
这笔钱还能干点啥?拿钱接着买店或建店,然后接着售后回租?我觉得不大可能或者说不太合理,苏宁说说那只是官方说辞,不可信。苏宁这次搞资产证券化的目的不但是获得账面利润避免年度亏损,应该也有降低资产比重轻装上路的目的。
轻资产的实质是在给自己甩包袱,苏宁正在走向一家真正的互联网零售公司的路上。
儒峰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