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峰:基金集体性出错?
在私募和游资主力炒作热情有所消退后,作为市场中坚力量的蓝筹股能否有所作为是目前行情的关键。不过通过近期的市场交易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蓝筹股呈现出资金少量净流出状态,至少从7月3日到目前为止,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可以说是毫无作为。
机构为什么不看好目前的市场?是我们的市场仍不具备投资价值吗?今日收盘沪市的平均静态市盈率为19.31倍,历史上沪市最低的平均市盈率是1994年325点的10.65倍,第二低就是2005年998点的15.42倍,从市盈率这个角度讲,目前看似乎还是有点“偏高”的,这个看起来偏高的市盈率水平会是机构依然做空的理由吗?显然不是。
一些重要的底部出现时市场平均市盈率是高于或者接近目前的水平的,如1996年512点时的19.44倍和目前几乎一致,1999年“5.19”行情启动时沪市的平均市盈率更是高达38.09倍,从这两个数据看目前的市场估值应是比较低的,我们甚至可以把市场成立以来重大底部出现时的市盈率平均,我虽然没细算但大概应该是20倍左右,可以肯定的说目前的市场是具有投资价值的。
虽然从市盈率的角度分析市场局限性很大,它并不能决定市场的顶和底,但它至少能大致的告诉我们市场的估值是高还是低。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以倡导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在去年5000点以上扛着红旗猛冲,目前在3000点以下却举着白旗撤退,这是什么逻辑?难道真的会验证“顶部是基金买出来的,底部是基金卖出来的”?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市场离投资两个字就还相差很远。
7月3日中午画了一个图,意思是从波浪的形态看沪市已经见底了。昨天和今天的回调并没有改变我的看法,因为即使今天沪市盘中达到了2656点,波浪的计数仍然没有发生改变,这几天的下跌只是对2566-2952点这个1小浪的一个75%的2小浪回调,当然,如果大盘继续下跌并跌破2656点的今日最低,那么波浪的计数将存在变数,市场的寻底之路将复杂起来。
基金不看好市场是真实的想法还是假象?前一阵子做空联通、平安、招行是绝望的出逃还是作秀?我想市场会给出答案。对于从不买基金的我来说,我希望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能至少做到诚实,这里面最好没有什么黑幕存在,否则受害的不仅仅是机构和投资于机构的投资人,它损害的是我们整个的证券市场,还有千千万万普通投资者的心。
儒峰
2008年7月16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