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峰:现在应该恐惧还是贪婪?
近期的市场走势让我想起“巴菲特”曾说过: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国内我们通常称它为“相反理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我究竟是应该恐惧还是贪婪?“相反理论”是否适用和有效?
任何理论都需要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作为基础,“相反理论”认为市场是一个无序的非理性市场。如果参与市场的所有人都一直保持理性,那么“相反理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条件。当然,“有效市场理论”并不这么认为,它认为股票的价格完全能反映其价值,股票价格的变动只是市场投资者对其价值信息的反应结果,即“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市场是有序的理性市场。
我们不必就这两种分析理论哪种是对的做无谓的争论,我认为所有的分析理论都有其可利用和不可利用的一面。现在我只假设“相反理论”是可利用的,即市场不但无法预测而且每个投资者也都会犯非理性的错误,这意味着物极必反终究会发生。“相反理论”的出发点和另外一种理论不谋而合:那就是索罗斯的“反射理论”。
同样,我们也不去探讨“反射理论”是否完美,索罗斯的成就足以说明它在市场中是可以利用的,我们尝试从他的“反射理论”来解释目前市场的迷局。
“反射理论”认为投资者对市场总是会存在偏见,这种偏见导致一旦某种趋势得到认定,便会在这种认定下强化该趋势的发展,而随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这种认定会经过反复的测试而一次次得到确认,逐渐成为投资者一致的看法,最后预期和现实的巨大差异导致了理性的崩溃,此时就像镜面发生反射一样,市场趋势将发生逆转。
我们来看看我们的市场。沪市从2007年的6124点开始下跌,在跌破5000点出现反弹时市场认为牛市还没有结束,赵丹阳清盘旗下私募基金的做法在当时只是个案,但当指数跌破4000点的时候市场开始意识到牛市已经不再,指数也在这种观点的驱动下跌破了3000点,此时的上涨市场已经只认为不过是反弹而已,最终这种认定再次得到验证,投资者的空头观点逐渐统一,指数也在这种观点的作用再次跌破3000点而崩盘。当然,以上的推导只是针对市场中的主流观点,我认为至少出入并不大。
从我的实际观察和感受出发,目前的市场状况已经让大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和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差异,再没有人提“黄金十年”了,倒是一片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恐慌,这种落差导致了投资者信心普遍开始崩溃,其中也包括机构投资者。正是一直被市场标榜为理性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也出现了不理性的行为才说明市场信心已彻底崩溃,否则只能说明市场还处于趋势的发展和认定阶段,连最“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都不看好市场开始抛售股票,那么还有谁勇于买入?市场自然的出现了无量的空跌,所谓的“地量地价”也就很可能快出现了。
“相反理论”也好,“反射理论”也罢,都只是提供了一种分析市场的思路,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考虑,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们也会不管用,比如真的爆发经济危机亦或战争等特大事件时,实际运用起来还是需要谨慎的。不管怎样,对于已经在3000多点满仓的我来说,目前最大的兴趣是看欧洲杯,本届的欧洲杯很可能一反传统,我虽然猜对了2006年的世界杯意大利会夺冠,但这次的2008欧洲杯我不敢猜,还是让球员们用脚去说话吧!
儒峰(日志)
2008年6月1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