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峰:为市场的暴跌做些注解
去年我曾在1700点附近有过阶段性看空,但随后沪市突破1800点开始蓝筹股行情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预测大盘指数,因为我知道当市场出现和自己预料截然不同的走势时,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顺势操作。近期沪市大盘运行到3000点附近时,我的观点又一次开始看空,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大盘蓝筹股行情的阶段性见顶就是最直接的即将转势征兆,随后的低价题材股疯狂补涨则更为行情的中期见顶做了预示。
今日市场出现大级别的暴跌,按照媒体的惯例肯定是要为下跌找一些理由,比如一些市场上的利空传言。如传言两会期间会商讨收资本利得税;传几家保险公司赎回开放式基金;也有传出再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及调查违规资金入市,再算上一直以来的加息预期,政策面的利空因素似乎真是不少。资金面方面新基金发行限制100亿份,3月份“小非”集中解禁等等也都是不利的方面,说到底能找出的理由很多,包括最为直观的市场技术面的因素,不过在舆论导向之下很多投资者都忽略了。
今日市况中有一点我特别的留意到,就是早盘涨幅第一的一度是ST股,这其实就是一个值得警觉的现象,说明市场的主流板块和个股已经后继乏力,尤其是基金重仓股下跌已有一段时间,而且趋势始终不改。接下来的逐波下跌几乎没有抵抗,基金重仓股再次领跌,虽然午后大唐电信曾一度想率领多头反扑,但面对汹涌的抛盘也是杯水车薪,最终下午大盘以更猛烈跳水而收尾,而且成交量放出行情“天量”。
个股大面积跌停的惨状能追溯的最近的也只能是1999年的7月1日,当日沪市大盘大跌7.61%,当天的情况我经历过,记得当日上午我用电话委托卖股票直到下午才打通,其实当天沪市成交量才268亿,券商的服务设施多么的落后可想而知。进入2007年后,随着市场交易的日趋火爆,纷纷传出某券商处网络拥堵的报道,时代在变,但有些事物的本质不会变。
今日两市几乎都是以最低点收盘,基金等主流资金的强力抛售加上恐慌性抛盘集中涌现,大盘明日的惯性下跌应可以预见,但有些个股盘中会出现抵抗,不排除市场出现盘中反弹的可能。如果明天早盘市场不出预料跳空低开后继续下跌,那么在2650点附近可能出现一定的反弹,届时没有来得及及时减仓的投资者可利用反弹逢高减磅,总体上即使出现反弹高度也应有限,今日的长阴线可以确立为中期调整信号,我们应等待阶段性底部的出现,并留意股指期货推出的时间表,因为这次中期调整主要是迎接股指期货推出的。
儒峰
2007.02.27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