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哀的无语——读网友对高桌晚宴的评论有感

(2007-11-06 18:56:36)
标签:

教育杂谈

       南方一家著名的报纸近日报道了UIC的高桌晚宴。开始我还不知道高桌有什么新奇点好报的,一看标题才恍然大悟《大学生3万买西装赴校宴 女生多穿晚礼服(图)》;原来是抓住了置装费用的问题。
       这网站上新闻的后面居然跟着广大义愤填膺的网民们潮水般涌来的评论……
      
      酷评一:
     
[可耻!可悲!]
      前面还是“学费挣够了,母亲累死了”的新闻,
      现在就是为了攀比“大学生3万买西装赴校宴”的报道,这就是中国的大学,可耻!真希望有关的部门能做点什么。赶快让这样的学校关门吧,别在误人子弟了!

      另外说一句,大学是很牛,学费也很贵。但是这么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这样不切实际的“学生”真是可悲

      (恩。可悲。

        这个大学快关门吧。

        可耻,这就是中国的大学!——强调的是“中国”,那外国的大学呢?

       类似评论:

       听都没有听过的烂大学!尽搞这些坏事,把中国的大学都抹黑了!不要让这样的学校办下去了。

       (看来关了这个搞晚宴抹黑中国的破大学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啊)



       酷评二:
      
那个留学回来的老师就不是个好东西。
      (因为报道把高桌说成是留学剑桥的老师带回来的了;横竖错的总是我们自己人)
      
类似评论:

      这个教授从英国剑桥带来的只是这些东西?他想通过这个形式传达给学生们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

      英国的上流社会交际礼仪?想让我们的学生融入西方上流社会?我们的社会比较低级寒酸?我们的人民不懂交际不懂礼仪?

      -天大学子书

     (我忍不住说,您怎么这么能想?)



     酷评三:
      你们的学校我一看就是民办学校,我想问一句,你们学校的是国家承认的吗???据我所知,在中国民 办学校教育质量都普遍偏低,通过高考的淘选,学生的素质可想而知!不要看不起农民好吗?因为你没资格!我想知道你们学校毕业的学生是否能通过自己找到工 作,我想悬吧!亲爱的同学们不要在这种事情上浪费你的精力和青春,努力学习才是人生真正的出路!
     (自说自话到西伯利亚去了……一句“据我所知”,所有的毫无根据的揣测就变得合情合理,还能以此类推出一堆振振有词的“可想而知”;这种话最经典的就在于,你想回他,还不知从哪句下手好——我看不起农民了吗?我不用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工作吗?民办学校是被你看看就能看出来的吗?我的素质是被你想想就想的了的吗?……
没有一句不是错谬的,错谬到你只能无语.)
      类似评论:

          “没什么好说的,说白了,可能是富家公子千斤的聚会~~~~等他们真正出了社会就知道应该怎么生活了。。。”
           “现在很多贪官的子女真是挥金如土呀,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images/face/022.gif


      酷评四: 

      请问这些大学生们,这些钱是你自已靠学到的本事赚来的吗?

      在请问这些大学生们,这顿饭吃得香吗?

      所有这些拿父母的钱来挥霍的人,我个人还是认为这个毕业证一分钱都不值,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会。

      可能有些人要反驳我,说人家家里有钱,玩得起。

      我的回答就简单了,我钱也不少,最基本的我没有开着奔驰到处炫耀我有钱。

      我身边这样子的朋友多得没办法数,就真还没有见到一个在那里炫耀的,有本事的话,出来靠能力来让别人给你尊严。

     (典型的义正辞严,把我这样的猥琐之徒辩驳得无话可说。他大概想不到高桌的目的并不是把饭吃得很香,也不是表现我们有钱能玩;您老这么有钱,开着奔驰跑过去,一定吃嘛嘛香)

      类似评论

     “30000除8也就是3000多美圆!如果他是自己的钱人家有本事就花!如果你是你父母的钱,你马上去跳长江!”

     (扑嗵……)



      酷评五:

      英文信件校长秀英文我看两句就看不下去了~“high table dinners”就是高坐晚宴?!

      (有uic的同学在那里发了一封校长关于高桌晚宴的原信及其中文解释试图来向网友解释什么是高桌晚宴;而这条评论就是网友的回答。

        看来该网友英文甚好啊,“‘high table dinners’就是高坐晚宴?”!明明应该是 high sit dinner 嘛,是不是?校长没事秀什么英文呢~不懂就不要装懂嘛~)


      酷评六:
     
[丢人]
      丢人的啊,装什么装,好什么面子,长一备的叔叔阿姨都不是朴素的走过来了,现在了装的都不是大学生的感觉了。。。
      
      类似评论:
      你以为你是谁啊,很了不起啊,国家的耻辱,你有那闲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种美德,穿上3万的衣服,你就赶上谢挺风帅啊,你等吧,那是不可能的,250
      (其实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我不应该再对此感到奇妙了。明明我们自己没有的感觉,他人会不约而同“帮”我们感受到的:吃个饭还要穿礼服?你一定是为了攀比吧?想装吧?你一定想表现自己了不起吧?你一定很有面子吧?你一定没有用你的‘闲钱’帮助过别人吧?你一定不知道你没有谢霆锋——呃,我不习惯写错别字——帅吧……你居然反驳?一定是欲盖弥彰!可是他们只是随便喊喊说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大概怎么样也想不到在我们学校义工是真的被列入课程计划的一部分吧!)

     
      酷评七:
     
拉倒吧  那些赞同的都是UIC的学生吧,    你们的反驳只能让我感到欲盖弥彰!
      (说得对,所有的评论,破口大骂的,出言讥讽的,自作聪明的,谆谆教诲的,数不胜数;只是看起来那些表示赞同晚宴的评论,大部分都是uic的学生发表的。
       这才是个问题。最令我感到悲哀的:除了知道高桌晚宴为何物的同学,其他人立场基本一致,不管他们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的,无不振振有词地站在正义的一方。尽管事实上,他们的话充满了无知与错漏,可是当一群人联合起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那再无稽再荒谬的言论,也就会像真理一样闪耀光芒,还不由得你不接受。这种力量,真是太滑稽也太可怕了。)


      如果……如果没有来到这个学校,我对这个新闻的评论,是不是也和上面那N种酷评中的某一类型相似?是的吧,也许,还更刻薄。
      如果,我不是这个学校的学生,而是这个记者——一个入行不久的我,写出这样的报道——现在我也会很高兴吧,在某个地方悠哉悠哉,我想。他的这个报道其实很成功,切入点选得很好,成心就是要吸引人眼球的。

      说实话,刚看完这则新闻,我对那个三万块不是怎么感冒,如果学生有这个家庭条件的话,一身三万元的西服并没有错——而这个学校的确有一些学生足以买这样的礼服。
      我也一直不理解其他同学仿佛受冤枉了似的的悲愤,除了一个哗众取宠的标题和一些莫名的小错误,这则新闻其实对UIC高桌的基本是照实写了。三万元的西服不过 是一个学生的个人选择,总怪不到学校的头上去吧?这个记者字里行间有谴责的意思吗,干嘛我们这么激动,偏就觉得他在说我们坏话了?
       结果今天看了腾讯转载的这则新闻后面的评论,彻底晕了。无语。难怪。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低估媒体的引导力啊。

      不得不说这样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和这样一个天才的标题带来的旋风般的影响力真是出乎我意料的,没多久我堂弟就乐呵呵来向我报告说,在《无锡新周刊》上读到这则新闻了——那时,我还在奇怪为什么这样普通的事情会这么触动人的神经。
    
      又忍不住想,如果我们的大学选址不是在珠海,而是在北京或者香港;或者干脆是报道一个在国外大学的晚宴,记者又会用怎样的笔法报道?广大的网友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事实上……
      高桌晚宴的前身是欧洲一些学府的学堂晚宴。其形式是由侍者服务的三道菜西餐正餐,辅以佐餐饮品及餐后咖啡。
     
高桌晚宴特点之一: 每次均延请各界鸿儒名士进行演讲;
http://s8.sinaimg.cn/orignal/45c78a6c8a4292092e477
http://s15.sinaimg.cn/orignal/45c78a6c1e2a3de907dce
高桌晚宴特点之二: 晚宴须遵循严格的程式规则;
http://s3.sinaimg.cn/orignal/45c78a6cbcb509dd302e2
高桌晚宴特点之三: 所有参与者皆有严格著装要求。
http://s8.sinaimg.cn/orignal/45c78a6c61c9aef6f4e27
http://s16.sinaimg.cn/orignal/45c78a6c7dfb2d673689f


      郭校长从1983年以来,一直是Robinson College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的客座院士,他看到过很多中 国学生到那边参加正式宴会时不懂礼节而闹笑话的事情。这在外国人的眼里是很耻辱的。所以他决定要在UIC实践这一高桌晚宴的想法。

      节选被翻译的校长的信,关于为什么要办高桌晚宴——不附原信了,免得卖弄英文:

      在有历史的学院、大学里举办高桌晚宴邀请所有的教授、老师和学生聚餐,展现学校的团结,这是一个传统。大家必须正装出席以示对学校崇高的尊敬。 对大学而言,这也是一个对学术权威和尊严示以尊重的展示。它继承中世纪的传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

      对于住校生来说这是一种锻炼。在香港的那些大学里,举办这样的宴会,能让学生在这样的场合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团体精神和友谊,加强适应集体生活。

     这是培养学生的正规社交习惯、礼仪行为和如何在正式场合表现优雅的好机会;同时也有益于全人教育里训练同学的情商,情绪的目标。对于在中国传统家庭里长大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也是一个学习正式社交的机会。

     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相互尊重的方法。要求大家穿正式的服装唯一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样提醒自己如何做好一位女士和绅士。

     这是学院邀请重要人士来讲座,进行学术交流的好场所。

     对于大陆少有机会体验西方传统文化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了解西方礼仪和社交礼节的实践好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