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业·杂说

(2007-09-21 20:21:07)
标签:

教育杂谈

学业·杂说
本周开始的体育文化课程。
我选修的是弓道——日本的一项曾经是从中国传入的运动
这是上学期主持弓道课程的内藤敬先生和他的朋友以及学生在uic做的一次弓道表演。
 
学业·杂说
 
站立着那位著和服的老人就是内藤敬先生。
      在照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还对旁边的小吉说,看,留着山羊胡的日本老头!典型的奸诈形象……
      上了课才发觉他是个很好很和气的老头子,总是笑眯眯的。人家也不容易,年过古稀了都,为了传播弓道文化而在异国他乡漂泊。
      那天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日本的礼仪,都是弓道中要注意的。比如,跪。这些是基本礼仪,那天我们是第一节课。那天正好是九一八。上着课的时候我好像一直很矛盾。
      这矛盾如何说呢?我一向不赞成在接触某个人之前把他先贴上一个感情色彩浓烈的标签,然后决定自己的好恶。虽然我永远不会原谅二战时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罪行,可是我相信日本现在的普通民众在历史面前并不负有原罪,我不喜欢在提及一些日本人时不得不先要加一句“XXXX是一位对中国人民满怀友好感情的日本朋友”,仿佛在他们脸上刻一个“政治清白”的章然后他才可以自由活动一样。可是那一天心里还是有疙瘩,说不出是什么,也许只是一种恍惚。那天好像没有人记得这个日子,除了晚饭帮同学庆生的时候,点蜡烛关灯时有人开玩笑说“好下面为九一八默哀三分钟”而遭到事主的精神痛扁之外。而那时在弓道馆里,突然就很恍惚,对师长的敬爱(?)……对老人的尊重(?)……夕阳西斜……中日友好(?)……亲善(?!)……仇视?……我们的某种事不关己的麻木?不,好像和麻木不搭界,虽然要很意气地这么一归类很容易。只是一堂课而已。
      还是调不好自己的心理。
      就像我总对那些说同性恋很恶心的人说不要歧视同性恋云云。等那次真的在公开场合看到一对女子亲昵地拥着,我都忍不住会想,真受不了好恶心啊!更幽默的是那时好像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能顺利做到熟视无睹的,我偏偏迟钝到那对爱侣被我的痴呆型注视吓到分开才知道自己的眼神已经很不礼貌了。
      情感有时候并不随着理智走。
      应该下一次就好了。习惯了。
      还是回来说上课吧。
      课堂上他说日语,和一些听起来跟日语似的简单中文;但是板书的时候,用汉字,这样言语不通的样子我们居然也能上成课,就是因为汉字!
      曾经有多少地方用的是汉字?一模一样的汉字,在日本,韩国,中国……
      而现在呢,大家简化的简化,改革的改革,我们没有造巴比伦塔,却自发为交流造起了障碍。
      然后看着那些板书,琢磨着运动中的那些思想。
      其实这是一门很体现儒家文化的运动,甚至可以说,举手投足,都是修身养性,不可忘记儒家文化的。
      然后就又有了感慨了。中国的文化啊,反是流落在外的保留得好好的,而我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老祖宗了。这方面感慨其实甚多,当我听着龚鹏程教授的讲座的时候,当我看着日本人甚至连运动都这样渗透着文化的安详和谐的时候……唉,太多的谬误,不提也罢。
 
 学业·杂说
 
恩,这是今天,又听了龚教授的讲座,
又一次觉得自己的文化程度太低,知识不够用。
再一次思考我们失落的文化。
很有趣的课。不过我只敢偷拍(好缺德啊~~原谅我吧,龚教授)
他着著对襟衫
写着正体字
从左到右的板书
竖写
这些好像都只是形式的问题和习惯的问题,可是……
唉,我们所缺的。
 
学业·杂说 
啊,这是今天的又一个讲座。这照片是我在讲座开始前十分钟拍摄的。
场面浩大吧?
 
 学业·杂说
讲座叫“禅武少林”
主讲者——用龚教授的话说是——少林寺第一高手
德扬法师
 
 
 学业·杂说
他也是龚鹏程教授请来的
其实我觉得龚教授这样的生活状态也是很好的
足迹遍及中国,哪里都有朋友
顺便四处讲学,
可是这样的日子多少也有些不足,
比如,朋友遍天下,一定交情极好的少,不必要的人情关系却少不了
虽然他说他是享受孤独的,某一个时刻不知身在何方
谅也会有些失落吧。
(天啊,我在写什么,我本来是要说很羡慕他这样天涯游的生活的)
扯远了。扯回来。
这个法师给人的感觉是人很实诚,一口河南口音,憨憨的。
他既讲“禅”又讲“武”
可是“禅”在他口中突然变得很朴实。
而‘武’呢?
“我说啊,易筋经其实就是广播体操”
 学业·杂说
讲座吸引了很多人,在他们面前的椅子被坐满了以后,
连旁边广场的阶梯上都全坐满了人。
和以往的讲座不同的是,这个纯中文的讲座,吸引了一些外国人。
我不知道他们坐着能听到什么。
法师的口音还是比较难懂的。
(讲座结束的时候,在附近课室上课的小吉给我电话:刚刚不是少林文化的讲座吗?怎么好像是用外文讲的呀?
我说:你是什么河南人啊……)
听不懂吧,应该。
不过他们就是那么一直坐在台阶上。
 
 学业·杂说
恩,这张图,眼光先放一放,越过龚教授和德扬法师,
看见他们后面那些供轮椅上下的台阶了么?
我在泰国的时候,有一回推一个坐轮椅的老人在福利院的院子里散心。
平时没有注意,那时才发觉,整个福利院中,任何地方——
不论是酒店的大堂,路边的人行道,教堂前的鱼池……
还是各种高低不平的地方,轮椅都可以达到
有些花坛中穿过的小路,很细,等尝试推着才发觉,就是刚刚好略宽于轮椅
那时不由得惊叹此地设计的人性化。
其实这样的设计,平常人不会很感觉到的,
对一些残障人士来说,却是莫大的帮助,可是在国内,好像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
这次我就注意了一下,很惊喜地发现
uic的教学楼,也是一个不论哪里轮椅都可以到达的地方
以前我也许一样不会注意到这些细节
现在我真因此为uic感到骄傲
 
 学业·杂说
下图也是一个轮椅的通道
 
 学业·杂说
 这是德扬法师和我们创青义工的合影。这些义工是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
为什么要说“我们创青”呢?
恩,因为我决定加入创青了。
所以在文学社之外,我又多加了一个社团。
这张照片也是我偷拍的。所有人看着的那个方向,才是镜头在的地方。
镜头里的很多人,我并不认识,
可是看着他们的眼神,我就觉得他们是大一的。
 
会想起去年朱玉洁跟我说的话,她说小样啊,其实我们的眼睛已经被污染了。
她是看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说的。
可是我现在看着这些大一的学妹,
觉得时间的刻画已经很明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暑假和现在
后一篇:弓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