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谈怪论

(2007-09-03 19:36:25)
标签:

教育杂谈

       刚刚在看别人的博文,又是关于清华北大与港校相比的老话题。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再多的争论也只是无谓的,真正在两地都曾求学的学生冷暖自知。每逢此类的博文,我总更爱读读其下的评论,因为那里总是吵得热闹,说着各自的评判标准,什么生源啊,学术资源啊,师资力量啊,历史传统啊,甚至他们毕业的博士有多少现在在美国大学当教授……呵呵,说得都是振振有词的,可是有时候恰恰这些东西都不在点子上,学子要的也许只是鲜活的空气。鲜活的空气~与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无关的鲜活空气,其实是最基本的,但是这里的学校偏偏就是没有。
有些扯远,促使我来写blog的是突然看到的这样一条评论:
 
博主太不冷静了
我今年刚考上清华大学 还在等通知书发到手上
我相信有我在 她绝对不会沦为二流
 
      我那时正很不慎重地吃着一新品种葡萄,缺乏看到这样一条如此“充满自信”的评论的心理准备,结果一粒香甜而口感鲜爽的葡萄就这样在我的颤抖中摔落了奇谈怪论
      真希望这只是一些为清华北大打抱不平之人想象出来的言论而不是真实的。可是好像很真;因为正常人若是要为大陆学校说话应该不至于凭空造出个这么别致的理由。若当真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中不缺乏的是这样的学生,我也唯有叹息了。这种“傲气”(如果真的能够被成为“傲气”的话)我是熟悉的,我甚至相信如果在早几年的时候,我所认识的某个人也会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这样“充满自信”地说;再早十年,我若在类似的情境,大约也会有类似的表达。
      很久以前琼瑶阿姨的笔下的一个人物说过:“从小就自认为自己是个天才,痛恨却还是生活在平凡与庸常之中,于是我呐喊,我悲歌;直到有一天,发现大多数人都曾或多或少地自认为自己是个天才,这才发现,我的呐喊只是最平凡的呐喊,我的悲歌是最是庸常的悲歌。”大意如此,我只是记住了我听进耳朵里去的那部分。
      说到这时,想起了以前听某个人说过的一句话。几年前,在“上岛咖啡”的一间包厢里,一个来自南京的长辈问到:“无锡有没有星巴克呀?”那时,在座大大小小的无锡人没人说得出个究竟——老的习惯喝茶,不会没事上星巴克去;小的忙着读书,还没达到去咖啡馆晒太阳的程度。这时,偏就有一个同龄人回过头来,用一种“本公子让你们见见稀罕”的口气对所有其他人“解释”说:“星巴克是一个比上岛咖啡高级一点的咖啡馆。”如此自我感觉良好,令当时的我目瞪口呆。这个人,我熟悉他的求学历程,我相信他在那时也是会说出“有我在的大学一定是一流大学”这样的话来的;只是他后来终究只考上了一个二流大学,当然这样的学校他是上不安稳的,退学了,再参加SAT,今年就真的考上了一所很好的美国大学。我相信现在他是不会说这样的话了,也不会再觉得星巴克是什么稀奇了吧。
 
      另一种我听过的见解同样令我倒吸一口冷气:“请不要把港校和清华北大相提并论,谢谢。”和刚才那条评论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唯有祈求时间,将这璞玉好生打磨,令其亮出应有的品格风貌。
 
      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大体正是重视品牌的时候。有一回看见大一新生圈里一位同学的日志,大意是:今天真倒霉,去买洗发水居然买不到高级的要十三块的海飞丝了,只能买低级的飘柔了,才只要十一块,真是太丢份儿了……
       我一看之下满头冷汗,失笑。可是后来一想,世间品牌的攀比,说到底,不都是这么回事儿么?崇尚Y-3鄙视阿迪,或者是崇尚CK鄙视 LEVI'S……有多大区别么?唉,越是得意洋洋,越是照出我们自身的局限与偏狭啊。
 
      奇谈怪论,有时会引起想不到的麻烦的。在泰国的时候,我们几个江浙人与广东人情感上开始疏离,就是因为一些话。刚回国时我曾严重地在另一个同学的博客里抱怨过:
 
网友:苏米露
 
    2007年08月13日 星期一 05:04 P.M.
对话
(你还记得吧?)
一:
某人在思考:我怎么长得这么像韩国人呢?
我说:因为你帅啊?
某人说:可能是因为我外婆是日本人的缘故……
:(哦……韩国和日本长相一样么?)
某人再说:要不就因为我外公是新加坡人?
:(新加坡和日本人怎么会认识的?)
某人说:因为我外婆从小在美国长大的。
:(你家的血缘还真复杂)
某人说:其实,我爷爷奶奶是香港人……
:……
回来之后我也在想,他到底是想说他长得有品位还是想说他不是中国人呀?

二:
一个外国人:那么,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一群广东人(齐声曰):香港。
一个外国人:那,你们的学校是在?
一群广东人:珠海,澳门旁边的城市。
一个外国人:那,你们说普通话吗?
一群广东人(齐声曰):不不不,我们不说普通话,我们说广东话。

回来之后我也在想,那时老太太问的对象貌似是我们整个团队吧?恩,我们这堆可怜巴巴的‘北方人’,他们就是看不见的。

 
     这是我当时的评论,很能说明为什么我那时竟也会那样生气,所以直接复制过来了。当然,现在,我也没有当时的愤怒了,因为他们应当也是无心的,或许现在他们自己都不记得曾说过那样的话了,或者那些话对他们而言也是自然而然的。至少他们是不怀恶意的,也不是针对着我们说什么。
 
 后来有同学再补充了一条,也是广东同学跟我们说过的:
“以后你们出去国外应聘
 国外人把中国人分四等
 一是新加坡人
 二是香港人
 三是台湾人
 最低是大陆人
 ...
 所以,你们一定不能说自己是大陆人...”

 
        这些话总会 made me a little sick 吧~~其实我们队中除了广东、香港的同学就只有我们这四个江浙的学生了。我总以为,江浙一带的人,即便是男子,亦总是较温婉的,遇事不易激动,情绪不易失控;我也总以为,江浙一带的人,于政事关心较少,不到什么极端的时刻,也看不出什么家国观念,就是关心自家门口的一亩二分地。结果居然有一天,几个江浙人不约而同地说:“真不是中国人!”我还真从没想过自己会用这句话来骂人呢;那时我也常常在郁闷的时候瞎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水乡中出来的江浙人呢与他们共事,而是真正的北方人,有着热忱爱国心的汉子,会不会在盛怒之下去揍某些人一顿?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说过的这些话,还有一些他们做过的事情——到现在我也不确定究竟是误会还是故意为之的、是两三个人联合起来干的还是整个小组联合起来干的,如果是后者,我永远不会原谅这样的行为。
  
       话扯远了,其实这些我深以为怪的话,也不是没有共同点。大致都是些由于不同的原因自我感觉太良好的话吧。还是时间比较神奇,缓缓地打磨,曾经的时候,听见这样的话,我会深深地愤怒,或者狠狠地鄙视,而现在想起这些话,我也只是沉吟,微笑,而后默默地摇摇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