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语文小组课题

(2007-01-07 15:21:47)
      语文小组的课题,我想我们表演的不是很理想,作为第一批的最后一个上台的团体,实在有许多事情不在我们的意料及控制之中;不过到底是完成了,而且留下了记忆——我想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放在博客上,只当是留个纪念罢……(彩字是我自己的话,其余是由各位同语文小组的伙伴写的)
 
这是我们组长为这次课题写的“策划”:

      诗三百,思无邪。是我们前生无邪的记忆……

      弹指间岁月轮回了百年,而人间的悲欢离合依旧不断上演……

     《氓》将一个女子一生中的经历娓娓道来:惊鸿一瞥的相遇,山盟海誓的热恋,当时光飞逝的时候,山还是棱角突兀,天地依旧泾沩分明,然后那句“与子偕老”的承诺已经飘落成为了风中的泡沫……

      看着那曾经的姹紫嫣红变成了断井颓垣,容若道“人生只若初见”,似此,没有“恩情中道绝”的凄凉,没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长恨。多好……

        然,生活怎会停留……

        那么,爱又如何继续? 

       试问,当以之为天为地的爱情轰然倒塌的时候,对爱虔诚的信徒,又该何去何从?

    纪念——语文小组课题

排练时我拍的照片:专心制作ppt——有没有时空错乱的感觉?

        我们在众生百态的故事中撷取了几个普通的片段,借以展示一个从爱到不爱的故事;当奇迹没有发生的时候,娜娜选择了出走,故事的主人公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

        诚然,如罗素所说,爱情是支撑我们生活下去的最原始最热烈的情感,但爱情不是全部,当爱一个人失去了自己,以爱为名,成全了一场苦痛的角力,这样的爱,是没有罪的吗?

        最后,我想说,这仅仅是个故事,但故事里有我们真实的生活,关于爱,关于幸福,关于我们自己,我们都要好好的,好好的思索……

这是我们组长为这次课题写的“感想”(所有人都要写一篇的,她的特别长):

         1-1 

         不知从何时何日开始,极易在报刊杂志上的新闻得知,某某为情自杀,谁谁因爱杀人

         在《诗经》浩瀚的篇章中撷取了《氓》这一章,借以展示一些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幸福的思索……

         当爱不再,便潇洒放手……

         我想说:最好的爱,是成全。成全了他的天空,成全了我的生活,成全了一段永远无法抹去的瑰丽岁月……

         1-2  

         自小组组建至课题完成,算来时间仓促,但这个仓促的小组课题也给我们带来认识彼此的机会。就在这样短暂的时间中,我体会到了来自天南海北不同组员身上的魅力。若河南jiyabin的直爽、上海姑娘yingyu的细腻,同系mouyuchang的开朗,小丫头huangfangni的认真,还有chenbiying、zhouting的智慧,受益良多。

         非常感激我可爱的朋友们,让小组课题一路走来充满了难以言喻的乐趣

       1-3 

          在演出前写下这篇文字,诚然我是惴惴的,怕我这个能力薄弱的组长不能尽善尽美的将大家的智慧呈现在众人面前,但看见大家排练时认真的样子,我的心不觉就开朗起来,犹如清晨,天渐渐明亮……

          结果,不过好坏成败。

         而你们给我的感动与幸福,犹如那句久久不会衰竭的古老歌谣: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有君兮君亦知……事实上的原文当是“心恋君兮君不知……)

         一路上,浸透着太多的感情,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盈,使我们在充满艰辛和苦难的路上能走下去

        1-4

        无论抱着怎样对生活无所谓的顽徒态度,心里最柔软的一块地方还是见水即化

        平庸的故事一遍遍的说 也一次次的被感动

        是因为心里还存着天真也始终相信真挚的感情……

——献给,我最亲爱的组员们……

——刘园

         这次的语文小组课题活动,令我加深了对《氓》这一经典作品的理解。当着手开始写剧本的时候,我真正开始思考起以往不费脑子便机械般背诵的诗文来;反复吟诵着其中的句子,渐渐地,透过时间空间的迷雾触摸到了那个藏在诗歌背后的倔强女子:她的语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哀怨和深深的后悔,却是哀而不伤的;没有过多的拖拖缠缠,只是坚定地告诉那个曾经自己深爱的人:那我们就分开吧。

         像这样的女性形象,既是贤惠温婉的,又是刚烈,坚强,充满勇气的;也不死缠烂打,也不哭天抢地,更没有历史上常常被赞颂的那种无原则的忍气吞声的“美德”;可以说,在我们熟知的那些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因少见而显得十分珍贵的形象;在对其心理的揣摩及表演中,我也真切感受到了中华的先民们在未被繁重的儒家礼教束缚前的某种鲜活……

         在小组活动中,更令我高兴的是认识到了一帮能干的女孩,在一个协作的集体中出了一份力,与大家一起看着我们的作品诞生、成长,直到将它展现在众人的眼前;不管结果如何,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这是我的感想

      有没有发现我们组长是一个语文方面很强的女生?优美的文字几乎都出自她笔下。有她在忙前忙后,我们其他的组员可以偷不少的懒~~还有,她作的幻灯片也是很漂亮的……我得在这里好好夸夸她,因为我们各组员的感想中没有谁表扬她了,表演结束后她着实郁闷了一番,苦着脸问我们:“为什么没有人表扬一下你们可爱的组长我呢?”……那时我刚刚发现原来她也喜欢讨表扬。我只是微笑不语,可心下却有微微的怆然(我想她是比我更有勇气的人,也应当是有过比我更多挣扎过后才会这样的吧)。虽然是因为这样所以特意夸夸她,但表扬的也的确是她的优点,而不是搜刮出的牵强或者无心的语句。找一个人的优点是容易的,尤其在她喜爱并且乐于展示的方面。

关于该课题:

     设计意图:

    我们小组是将《诗经.卫风》中的《氓》一篇改编成现代话剧的形式,并在课内演出。

 

设计提要:

     基于《氓》这首诗较容易改编成现代的版本来演出,加之其中所需要的道具也是比较容易准备的。

    《氓》虽然是很平凡的爱情故事,但“平凡见真知”,其中所包含的思考以及先人的哲思才是我们更应关注的。

 

★设计实施:

   剧本的撰写与最终的成稿

1.首先,按照组长的要求我们将《氓》一诗分为三个场景(相识,结婚,离婚)进行现代版的剧本编写。然后进行讨论,并开始修改。最后决定,将结婚一幕略写,同时添加上一幕(几年后的相遇),加深了主题,剧本最终确定了下来。

2.另外要强调的是我们将重头戏是放在了离婚的一幕中,通过这一幕的演绎,表现出女性对于已逝爱情的不再留恋,升华了我们演绎此剧的主题:一个女人对于爱情,婚姻,还有自由的思考。

 

       纪念——语文小组课题

 

表演安排

1.首先,在这次的演出中,我们安排了两个旁白,一个是负责在表演中的旁白,还有一个就是类似于总结台词以及介绍演出内容的旁白,这个起到的效果就是两种不同音质的替换可以增加听觉享受。

2.再次,我们的表演是通过照片的形式呈现的。这样一幕与一幕之间的联系就不是非常的紧凑,考虑到可以让更多的组员上场,这种蒙太奇的手法就恰到好处。

 

(那个“重头戏”离婚是由我写的,本来一直想着演完了把剧本中我所写的那部分帖博客上来的。可是我的初稿为了表演的便利几经修改,最后的时候我再看着,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虽然,那轮廓是似曾相识的,可是这个“孩子”已经不是我笔下当时诞出的那个了。如果我不是演员,我一定会极力反对自己的剧本被这样改的,可惜我就是要表演这段的。尤其糟糕的是,我还是一个蹩脚的演员,完全说不出那大段的自己写出的台词在自己笔下时想有的悲凉感觉,而且在表演的前一天才刚刚做到看见我的“丈夫”的时候不再“哇哈哈哈”笑场笑到直不起腰来……)
 

    (我们小组对听觉的安排上也是下了心思的,岂料现场的声音效果恐怖得一塌糊涂;据说我们演出的时候,话筒里要么全是杂音,要么全然听不见……谢天谢地,我是事后才知道这个消息的,要是当时知道自己很严肃地在表演一出哑剧,当时恐怕坚持不下去……)

 

纪念——语文小组课题
(排练时闹着玩儿……)

       应当就是这样了吧……没有什么可拿出来展示的了,写完这篇博客,从此语文课题小组这件事就算是在我的生活中“退居二线”了;而我们为了这个小组所建立的Q群,也将在明天关闭……

 
 
 
PS:本文中的照片都是我拍摄的,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兄妹·离歌
后一篇:教育啊,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