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已经知道她的十岁去美国的背景。我预备着见到一个活泼的女孩,然而我却见到了一个仿佛从30年代的四合院里走出的小家碧玉。她的打扮一点没有美国式的夸张,很中国,传统得好象中国本已流去的许多岁月都凝结在她的身上。
她梳着一个童化头,戴着粉红色透明框的全框眼镜,就像当时的十年前常见的那样(但是最近这眼镜款式经过改良后,好象又开始流行了)。她穿着有点点粉红碎花的白底衬衫,一条中规中矩的黑裤子。我还注意到她的手上戴着一个戒指——黄金的戒指——最传统的式样,每个奶奶的首饰盒里都能找到的式样,而且,戒指上还系绕着一段红线。这些都令我非常诧异,因为我见过再乖或者再怪的同龄人,都没有这样打扮的。我原以为,这样的孩子也许会深藏在一些民风淳朴的内陆小城,冷不丁却从大洋彼岸的美国走来一个。如果她有一些现代感,也许这身打扮就不会显得那么脱离现实。但她的气质没有一点洋气或大气;她规矩地坐着,低眉敛目,仿佛自在一个远离我们的安静的处所。我开始时觉得她像浙江——至少是江南一带——乡村里地主家的女儿,后来又觉得不恰当。她的穿着虽有落后似的古怪,但是并不显得乡气或土气,而且缺少江南的灵秀之气;光形象倒更似西瓜太郎,但感觉上她应当更有哆拉A梦的憨气。
这次宴席结束后,她的形象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般来说,遇到看起来乖的孩子我会很喜欢;但这位,说心里话,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反而非常不以为意,甚至她身上有一种错位的奇怪感令我一想起来就颇感好笑。我奇怪她去了美国那么多年怎么一点美国的精神沾染,甚至凭这一面的印象和她的衣着笃定地认为她一定是笨拙而不出道。
再次听到她的消息是在6月24号下午,今年的。
那时我正兴致勃勃地和一个6岁的小ABC玩一种刚学会的奇怪的牌类游戏,突然听到一旁正议论“高考”这个话题的家长们议论起了她。
她今年也高考,在美国。
她考上了哈佛大学。
我一下笨拙得连牌都拿不稳,那圆圆的童化头、古怪的塑料框眼镜、缠着红线的老式金戒指、碎花衬衫......在我矍罢瓤趾蟮靥咀牛遗Π颜庑┖途⒌摹肮佛”之间话等号,结果我的头脑混乱得要晕过去了。不是说美国的大学都以能力为标准招学生的吗?IMG
SRC="http://blog.sina.com.cn/images/face/022.gif">后来他们又说,她最终选择了全美第四的另一所大学,因为那里为她提供全额奖学金。第四?是什么呢?哥伦比亚?普林斯顿?不管是哪个,都很......啊!
那以后我对自己识人的眼力就完全失去了信心。人大概是世界上最不可捉摸的事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