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定力

标签:
读宫玉振著《定力:变 |
保持定力
——读宫玉振著《定力:变局时代管理的底层逻辑》有感

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动荡与不确定性成为这个时代的焦点。原有的经验是否还行得通,原来的时光和视角是不是还信得过,当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一个问号时,预示着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恐慌、焦虑,不知所措。所以才要保持定力,从容淡定的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
如何才能保持定力呢?宫玉振老师的这本《定力:变局时代管理的底层逻辑》,从四个角度进行阐述了“如何在变局时代应对不确定性,并能够做出正确决策?”“如何化被动为主动,从逆境中成长?”“如何正确理解变局背后的逻辑,从容应对周期更迭?”“如何回归管理的本质,保持定力?”咱不妨细细掰扯掰扯。
决策:变局时代如何应对不确定。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我们原来的企业战略就像是“爬山”,方向对了,即使走点弯路,目标在那,终点必达。如今不是了。我们的战略就像是“冲浪”,一波接着一波,所以企业战略要随着环境不确定性而调整。不确定环境需要我们保持长期主义,坚持长期主义的组织才能赢得长久胜利。长期主义首先要“相信”,相信长期的力量,相信信念的力量,相信共生的力量、相信企业的基本面的力量,相信专注的力量,相信向善的力量。具体到企业就是:作战,把握战机;思维,敏捷高效;组织,随机应变;使命,愿景必达。面对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首先做到的就是不败,然后才是先胜。先胜而后战。
逆境: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身处逆境之中的领导者要具备的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善于鼓舞士气、能够同甘共苦、保持价值驱动。逆境对于企业和企业家而言是成人礼。我们就拿曾国藩一生的经历而言:“耐”,耐得住烦躁、控制住情绪,调整好心态;“裕”,能放宽心、有充足时间,从容应对未知;“强”,倔强、刚强,认准了的事儿一干到底,撞到南墙也不回头;“悔”,就是要反思自省,不断的复盘,看到自己的短板和不足,加以修正完善;“志”,就是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始终相信自己肯定能达到目标。作者提出了北斗模式,应对逆境管理的七大要素,包括坚定的意志力、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决策力、良好的沟通力、坚决的执行力、敏捷的响应力、强大的复原力、七者层层递进。为此还专门举例色诺芬的长征,雅典人色诺芬带领这支雇佣军面对重重包围,突出重围的故事。告诉读者一个道理,面对逆境和困局你是认命还是逆天改命,都在你自己手中。逆境中找寻转机、激励士气(求生本能、官兵荣誉、光荣历史、自由追求、渴望胜利)、迎接挑战(正面挫折、集思广益、坚决执行、灵活战术、荣辱与共)。
周期:理解变局背后的逻辑。常人关注事件,高手关注周期。我们之所以纠结与眼前的困惑和迷茫,就是因为我们身陷眼前的一城一池的利益得失。如果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周期角度认识,这又算个屁啊。作者以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讲述了国家与市场的五种关系:“善者因之”就是把权力还给市场,顺其自然;“其次利道之”就是国家用利益来因势利导,引导经济发展;“其次教诲之”就是国家开始认为自己懂经济,非要教企业家如何做生意、怎样做管理;“最下者与之争”就是国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自己上场与企业争夺市场,跟百姓争夺利益。《货殖列传》提到一个命题“无财作力、少有斗志,即饶争时,此其大经也”。啥意思呢?就是一穷二白的时候要靠买苦力,有点财富要靠脑子赚钱,财富自由的时候要研究国家经济大势,从国家战略机遇中找寻商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讲的
定力:回归管理的基本面。变局时代,我们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即要有长期的目标,然后是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求近效,铢积寸累”,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实现目标。
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