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标签:
读陈耀辉.著.《创造青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读陈耀辉.著.《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进李大钊》有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公元1553年,明朝嘉靖三十二年,正月十八,兵部武选司员外郎杨继盛三日斋戒已毕,身穿五品白鹇的官服,在晨曦之中泛起庄严的光晕。今日早朝,他要做一件“大事儿”。朝堂之上,他上奏本弹劾严嵩,历数王朝首恶的“五奸十大罪”,这就是被后世谏官奉为楷模的《请诛贼臣疏》。三年后,杨继盛被判处斩刑。人们在他住过的牢房墙壁上看到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厅里,也有一副李大钊亲笔书写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两副对联,一字之差,却差之千里。杨继盛的“辣手著文章”,“辣”字抨击的明朝嘉靖皇帝昏庸腐朽,被奸臣蒙蔽却不自知。忠臣杨继盛用死谏的方式,尚不能唤醒嘉靖帝的良知。李大钊的“妙手著文章”,“妙”字有传道之意,传播马克思主义“道”,社会主义的“理”,用文章去唤醒民众的觉醒。这一字之改,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担当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而且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真正担负起救国救民的时代重任。
拜读完陈耀辉著作《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进李大钊》,我想了很多很多,脑海中不断闪现出李大钊的光辉一生。父母双亡,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李汝珍,字“怀瑾”,含辛茹苦将“憨头”抚养长大。6岁送入本村谷家私塾学习“四书五经”,李大钊刚满10岁时,爷爷做主给他找了一个大他5岁的赵纫兰结婚,16岁李大钊转入永平府中学,爷爷病逝后,由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继续供李大钊完成学业。1907年秋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堂,六年后毕业于1914年1月初,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两年后,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成立中国留日学生总会,创办《民彝》杂志,李大钊担任主编,并在创刊号上登载了自己的一篇论文《民彝与政治》,全面系统阐述了“民彝政治观”。1916年5月李大钊回国,先后主编《晨钟报》,协办《宪法公言》,主笔《甲寅》日刊,参办《言治》季刊,又为《太平洋》杂志撰写评论。1917年11月中旬受聘北京大学,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由此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基地,成为《新青年》《每周评论》的中坚力量,大张旗鼓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筹建北京地区的共产党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五四运动,党的早期党组织创立,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三大国共合作,1927年4月李大钊被奉系军阀逮捕。22天后执行绞刑,为了让他屈服,每次在他窒息的时候,刽子手都会停下来,给他呼吸的机会。就这样李大钊经历了三次惨无人道的绞刑,被折磨了四十多分钟后,渐渐没了气息。李大钊牺牲时仅38岁。
回顾李大钊短暂的一生,他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青春不是年龄的界限,而是将个人价值追求与祖国和民族的需求融为一体的青春史观,李大钊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但是他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用生命点亮了革命者前行的灯塔,用生命捍卫“传道者”不朽的篇章。
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