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何谓?

标签:
读曾仕强刘君政《曾仕 |
领导,何谓?
——读曾仕强
何谓领导,领导何谓?带着问号读一本书的好处是如同探险,总想找到一条“生路”。何谓领导,界定的绝非领导这个词儿,而是领导这个具体的抽象理念。我们既然踏入滚滚红尘,要么被人管理,要么管理人,其实管理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观念,因为你或许是单位的“一把手”,但是上升到区里就是被管理者。也就是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仅仅是一个相对的观念,不同的角色转换,相同的是对领导这个观念的理解,“深”或“浅”的问题。
曾仕强和刘君政联手打造的这本《曾仕强谈何谓领导》是站在东西方不同管理的角度解读领导的角色的。领导与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何谓领导?简单的说,就是领导究竟是谁,他都要干嘛?四个字概括:修己安人。修己,向内,向己,修行,修心,目标是克己,向上,向善,或者说朝着企业家的目标努力前行。安人,安排,安放,安心,把对的人,安排到对的位置上。何谓“对”?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何做到“对”?第一条件是“公心”,然后是“识人”“育人”“用人”。
那么中国人喜欢的领导究竟是什么样呢?作者用了一个词“圆通”,请注意是“圆通”不是“圆滑”。如何区分两者的观念呢?很简单,从三个字入手“推、拖、拉”。为什么中国人喜欢推、拖、拉?这有中庸之道的文化属性,也有中国人不崇拜英雄的某种基因。推、拖、拉,问题没解决就是“圆滑”;推、拖、拉,问题解决了就是“圆通”。“圆通”其实是中国人追求内方外圆的一种境界。你会发现在中国想做一件事,和做成一件事,是两个概念。中国人对于人情世故的痴迷度,往往会影响到事情的进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将领导与管理区分开来。美国人崇拜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所以美国人崇拜英雄,因为英雄命短。不信,你看美国的企业家,往往追求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赚取最多的利润,实现利益最大化。因为如果他不这样做,很快就被其他人所取代,有点像狼族,适者生存,能者上,庸者下。日本企业家追求的忠诚理念,企业领导者往往是德高望重的老人,至于能干的中层干部则心甘情愿听从调度安排,就好像是抬轿子,上面的人也许浑浑噩噩,垂垂老矣,但是下边抬轿子的人往往是精明强干,所以日本企业的团队忠诚度很高,一旦上层发生变动,往往会导致商业王朝分崩离析;这种领导最致命的弊端是,一旦领导人决策失误,对于企业往往是致命的。
中国企业领导更多精力是用在人情世故上,更加追求人性管理。所以你会看到西方现代化企业制度往往制定的非常精细,但是到中国企业之后,领导在管理的尺度度上,往往是灵活掌握。西方人把人当成是“死物”,我制定规则,你无条件执行,偏重制度层面;东方人将把人当成是“活物”,要交流,要沟通,要调动一切积极力量推动工作完成,偏重心与心的互通。
中国领导追求的深藏不露的管理艺术,有点像中国的象棋模式,有人喜欢车马炮,有人喜欢过河卒,但是无论是“车马炮”还是“过河卒”,所有的努力和目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帅”,灭掉他人的“帅”。好的领导者,就像是中国象棋中的“帅”,统揽全局,给与车马炮足够表现的机会,甚至是可以尽情厮杀,这是放权的一种方式,但是无论怎么牺牲,怎么拼杀,最终都是服务“老帅”的,老帅的智慧是藏而不露,引而不发,人尽其才,知人善用。
野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