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里说教师的无奈
(2009-09-12 10:41:26)
标签:
育儿孔圣人挫折教育体育训练杂谈 |
分类: 理论与思考 |
教师节里说教师的无奈
现在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而今教师节已过,但教师节留下的念想,却久久在脑中徘徊,教师用“一根粉笔,二袖清风,三尺讲台。”演艺着自己的人生,但那时人们都说“家有三斗粮,不做孩子王。”教师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教师地位虽低,却也是受万人景仰,孔圣人是教师的代表,人们对教师寄有崇高的敬仰与期望,在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是现在却变了,成了“子不教,母之过。教一严,师之错。”特别是快乐教育之后,现在的孩子,在城市里大都是独生子,家长的“护犊子”本可理解,只是太甚了,便让教师无所事措,有一例:一名学生因为不能完成作业,被留校补作,其实根本没有批评。就这么个事情,家长不但把教师告到校长那里,还告到了教育局,说是体罚、虐待学生,要求
于是乎教育部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一规定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班主任有批评权,其他的教师有没有?而且这“适当方式”又是什么样的适当方式,如何鉴定适当方式的范围,看来只好要求教育主管部门,再对批评教育权作更为详尽、明确的规定,于此还要有维护教师批评权的组织、规定纠纷的处理办法、界定法律的救济渠道等等,否则留下了诸多的空白,和任意解读的余地,让教师无所适从。有的家长说,现在老师太无能,根本管不了学生,也确实如此,因为根本没有法子管学生。所以教师上课只能是自己讲,底下的学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听的就听,不想听也随便,管严了便成了虐待,弄不好还要打官司。这教师还真难当,也就是说,还需要有教师的律师团护驾才行,随时准备打官司。
我是搞体育的,体育教师更是难上加难,体育运动难免磕磕碰碰,但只要学生一有磕碰,受点伤便是教师的责任,于是在课上只能学队列、广播操、太极拳,对抗的体育活动不干做,打篮球只敢练投篮,不能分组,打排球只能围圈打太平球,不能救球,更不能比赛,足球那肯定是万万不行的,还有的体操也只能是徒手的,不能上器械,一上器械就危险,这就是把孩子捧在手里怕掉,含在嘴里怕化,这样教育大纲是没法完成的,校长也是“多一是不如少一事”,上体育课只要不出事就行,这到也好,体育教师上课也不敢放羊了,上个课也是提心吊胆。
现在竞技体育更是在萎缩,学生的体育课是竞技体育的基础,特别运动队的训练必须有惩罚,有的就是体罚,惩罚是训练的基本手段,如果在运动队没有了惩罚,训练就无法完成,因为训练都是在人体机能的极限边缘徘徊,那时人感到十分痛苦,如果只是说服教育、讲道理、动员、劝告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行的,必须使用纪律来约束,规范就十分必要了,这是用道理的大框架框住,在操作中使用的手段必须是纪律,要有强制的手段,每一个人都有惰性,都不愿意吃苦,特别是在训练到困苦的时候,也是向生理极限挑战的时候必须逼,让学生学会执行纪律极为重要,软硬两手交替使用才有效。让队员慢慢适应,在这种困苦的状态,学会遵守纪律,是极为重要的,久了便养成习惯,习惯变成性格。养成这种能吃苦、能坚持的性格。人就是这样逼出来的,特别是将来走入社会,会决定命运,必将收益无穷。
目前社会由于我们的“计划生育”国策,城市里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日子越来越富裕,小孩受大人的溺爱增加,吃苦性下降。现在有的家长们也意识到了这点,为了望子成龙,也有意让孩子吃点苦。譬如曾经的“吃苦夏令营”等,但时间太短,很难把这种磨练成为一种习惯,对孩子的性格培育,就十分困难了。而体育训练恰恰是能弥补这缺憾,使孩子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是体育训练特有的长处,也是极为有效的手段。这种办法古今中外早就有了,特别是现在的先进国家,普遍在使用,而我们的家长却忽视了,光重视读书,重视智力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忽视了“德、体”教育,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以前的三娘教子,曾是教育的典范,现在成了反面教材,特别是体罚,但是我们忽略了他的合理部分,挫折教育正是现在教育中最缺少的。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中泡大,绝不能成为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皇帝,挫折教育就越发重要,所以批评是教师的必用手法,要使学生学会接受批评的德行,能在批评中成长,这才是正常的成人之道,有完整的人格。
现在教师的无奈,不是教师自己的无能,而是我们社会的苛责,教师一边上课,一边还要提防着头上之剑,即便孔圣人再世也是无奈,所以不只是在口头上提高教师的地位,而是要解放束缚教师的手脚,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总不能连个小官吏都不如,岂非咄咄怪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