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 寨 文 化

(2008-12-12 09:47:02)
标签:

山寨文化

草根文化

春晚

克隆

杂谈

分类: 理论与思考

山 寨 文 化

任何文化一开始都是悄悄地走进生活,可是“山寨文化”却似洪水猛兽,毫不隐讳,敲锣打鼓地登堂入室,神州无处不山寨,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山寨”不了的,以至于在电视节目中,严肃的新闻联播也刮进山寨风。

什么是山寨文化,通俗点讲就是克隆、仿制,此风首先在IT行业,然后迅速发展地向其他行业扩展。先有山寨手机、山寨数码相机,后又有山寨明星、山寨电影,直到山寨天安门、山寨白宫,现在有了山寨艺人,山寨春晚。从商品的山寨到精神文化的山寨,不能不说这是草根文化的胜利。当草根文化在正常的官方管道行不通时,就会在宽松的网络上,林林总总地冒了出来,一股山寨风便形形色色地、顽强地表现着自己。山寨商品肯定是侵犯了知识产权,是打击的对象,但是到了文化的山寨,那就是两码事了,这也山寨文化的升华,许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吧!

山寨文化一直是受到各大正规媒体的围剿,而且现在是越剿越烈,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山寨文化在初期是模仿,甚至抄袭名牌为主,这确实是侵犯知识产权,从保护知识产权来讲,“山寨商品”确实应该有被规范的必要。不过,“山寨文化”的创新意识也同样不容否定,假如山寨文化仅仅是紧跟在名牌的屁股后面进行一些简单的模仿和抄袭的话,显然不足以让其具有真正的竞争力,更不足以去取代名牌的市场。甚至一些山寨自身也成了品牌,其实正说明山寨文化有着自己的创新精神和生命力,温州模式是很好的例证。但当山寨文化发展到精神领域,这就不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是有着顽强生命力的草根文化。这就是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原因了。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贫困中起步时,都是在模仿和仿制中学习、开始,我们曾经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现在已经是过去时,也只是在自慰中阿Q一把,日本的“明治维新”开始,也是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起步的,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新中国的崛起,也是在模仿甚至抄袭中起步。就是西方的工业革命,也是在先辈的基石上攀登,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说自己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现在我国的电脑的普及,应该说山寨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我们都不敢坦诚山寨文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是天经地义的,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山寨文化也是拿来文化,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潜规则,建立了以山寨文化为基础的价值序列。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当前,山寨文化是最简便办法,最安全的办法。

特别是“山寨版春晚”,面向的是草根平民,要在大年三十的网络上直播,而且PK叫板央视春晚,犹如吃腻了山珍海味,来了一桌野味蔬菜,肯定会吊起了大家的胃口,不能不说仿佛打了一针鸡血,兴奋之余有着异样的期待。就如“人民日报”统治着报刊市场,而那些娱乐八卦的形形色色小报,如雨后春笋纷纷冒了出来,之所以能生存,就是有小民的需求,这次的“山寨版春晚”,也是应运而生,还成立了办公室,筹建了组委会。现在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山寨春晚所有演员,均为自愿参加,没有薪水,没有报酬,自带服装、道具,组委会只负责演出的交通费和食宿费,这一看似天方夜谭的作法,却得到了众多网民的热情追捧,更奇的是除了“顶尖演员”外,很多著名艺人踊跃报名,现有6家赞助企业,赞助费近百万元,还有众多的网站,愿意无偿提供场地、通道,这也是官方使料不及的。如果“山寨版春晚”不以赢利为目的,自娱自乐,那谁也无话可说,如果“山寨版春晚”演出,代有插播有偿广告,观众不是收取象征性门票。那么这样的“山寨版春晚”就带有某种营业性演出。那就要有许可证了,就要经过国家工商、文化部门行政许可,通过国家税务登记等等……而且还要设立规范的财务账目,依法纳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再出来干预,再加上新闻检查,那麻烦就大了,所以草根不能变人参,这新闻检查就受不了,你就别想打擦边球,所以千万别把“山寨版春晚”,变成为一种扬名立万的名利场,成为炒作的闹剧。

文化的融合,是历史的进步,我们不应该怕,因为吃猪肉变猪,吃牛肉而变牛,好比佛文化在二千年前,从印度进入了中国,不会因为因为佛文化融入中国,让中国人变成了印度人,后来佛、儒文化的融合,代表人物苏轼,没有任何人说他是印度的变种。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文化的出现,都是社会的进步,“山寨文化”也是如此,更何况山寨文化,并不只是什么简单的克隆、仿制,应该与“创新”联系,奉劝那些主流文化自命“高雅文化”,也不能把山寨文化视为“低俗文化”而一棍子打死。

尽管山寨文化多少有点旁门左道的味道,但当“山寨文化”对“主流文化” 发起挑战,就在攻城略地的时候,却往往令一向以主流自居的中心文化恐慌,于是措手不及地围剿。我们在山寨文化强势出击的面前,还会在为那些什么主流非主流,而感到闷骚吗?面对中国现代社会的新潮流,了应弘扬山寨文化,你可以不用山寨商品,却一定不能不知道山寨文化。

我们应该为山寨文化喝彩,山寨文化一出世,便深深地打上了草根烙印、群众智慧的创新,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式山寨,因为山寨文化是新文化的启明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偷  青
后一篇:冬 至 下 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