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桥的印象

标签:
杭州湾大桥淤泥黄水水污染杂谈 |
分类: 回首往事 |
杭州湾大桥的印象
昨天去宁波东钱湖,要从杭州湾大桥上通过,车行驶在大桥上,看前面由于彩色桥栏的遮挡,只见公路和蓝天,如果不看二边的大海,就像走在高速公路上,这天风和日丽,虽然车速很快,没有任何走在桥上的感觉。
呈现喇叭状的杭州湾,躺卧在在长三角南翼。南北两岸的宁波、嘉兴,隔着这湾海水遥相看望了几千年。北岸是嘉兴市海盐的郑家埭,南岸是宁波市慈溪的水路湾,杭州湾大桥全长36公里。今天的杭州湾大桥,使得上海到宁波的陆路距离将缩短120多公里。这一长桥的飞跃,跨过这道海湾。便搭起了长三角“3小时经济圈”。杭州湾大桥是双向六车道,投资100多亿。光是桩基就有7000余根,是国内特大桥梁之最,其工程规模也是国内建桥史之最。
大桥在设计中借用了西湖苏堤“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整座大桥平面呈S形,线条优美、而且生动活泼。首次引入了景观设计概念,设计师为了防止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产生视觉疲劳,大桥上架设了7.2万多块防眩板,在护栏上也被漆成了七种颜色,从南岸到北岸依次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种颜色长约5公里,整个大桥看上去就像卧在海上的一条“七彩长虹”。而且护栏和栏桩极为坚固,汽车撞上去,也会弹回来,也不会飞到海里去。不过我想30吨是集卡撞上去,恐怕就要跳海了。特别是在大桥中间,建了一个海中平台,这座平台将成为绝佳的旅游休闲观光台,上面除了可以停车外,有商店、饭馆,还可观景照相,可惜现在还在建设中。
浊浪黄水的大海
你看,就在这美丽的大桥外的海上,本应该蓝天、白云、深蓝清澈的海水,可现在却是浊浪黄水,混水连天,天与水相接,黄、白一线,从喇叭口往里望,浑汤泥水滔滔不绝,秀美的江南是钱塘江的养育,而我们却毁了养育我们的钱塘江,现在钱塘江含着泪水,满身创痍逃出了杭州,这似乎又是一个黄河的弟弟,淮河的翻版。黄河是流经了黄土高原,带走了泥沙,而现在钱塘江怎么也是满身浑浊呢?百思不得其解。过去我们说林业部的“乱砍乱伐”是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现在钱塘江的浑浊又怎么说呢?等到看见了遥远、模糊的陆地,再看海里,涛浊的浪,不见了,平静了,看到的却是像阴沟的淤泥,泛出黑褐色的滩涂,车子再往前走,淤泥长毛了,却不是绿色,褐乎乎的不知道是什么,心中一阵发紧,有点毛骨耸然,再快到岸边的时候,才看到了淤泥上有了班驳的绿色,稀稀拉拉顽强地长着小草。
等到回家的时候,车子走在卢浦大桥上,看到黄水滚滚的黄浦江,我也不得不感叹起来,长江也不会比钱塘江好在哪儿,现在是大哥也别说二哥了,我们中国的水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我们国家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繁的国家,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再加上我国的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也不断发生,怎么能不让人忧心重重呢。虽然现在全国人大在今年的大会上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不知道将来的执行的力度。
现在不管怎么看我们的祖国,污染的江河像是母亲浑浊的泪水,湖泊的红潮像是母亲带血的泪珠,严重的水污染,不仅威胁了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着生态,更是威胁着我们的生存,我又能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