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民政策的尴尬

(2007-12-15 10:04:56)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理论与思考
 

惠民政策的尴尬

在敬老节后,最近上海推出了一项惠民政策,凡是年过70的老人,手持红色的社保卡,不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上午:700——900,下午:500——700),便可享受乘公交车、地铁免费的待遇,此项惠民政策一出台,便受到了大家的拥护,因为谁家没有老人,谁又不会老呢,在一片欢呼声中,我却看到了好多不和谐的事情。

我虽然退休在家,家住浦东,但每周还要去一次浦西看病,因为三级甲等医院还在浦西。为了看专家门诊,每次都是一早去,到了11点多钟,看完病坐车回家,以往上车都有坐位,去的时候浦东是起点站有坐位,回来也不是高峰,车也较空有坐位,现在不行了,回来的车也是满满当当的,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坐位,但也不敢坐,这一车人,有一多半是七老八十的老年人,比我岁数还大,你怎么好意思去坐呢。我也纳闷,怎么会有怎么多的老年人,可是以前没有这么多,怎么现在有这么多呢?我才注意到,上车的时候,这些老年人拿出社保卡一亮,便可免费乘车,而且上车的时候,是一群一群的,互相还都认识。

我很好奇,仔细听了他们的交谈,才知道他们在相互交流,到公园是秀舞、秀拳的体会,以前是坐车要钱,所以也不太走动,但这些老人家精神真好,现在几乎是每天都去,交通方便了,又是免费的,和乐不为,更有些人,自己是捧场的拉拉队员,大家凑在一起轧闹忙,这就让我想到了“球迷、票友”,现在看来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也丰富了,这真是大好事。可我也看到了,却是不和谐的一幕。

因为车里拉的大多是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所以车速较慢,到了一站,上了一个老头,估计也80多了,因为上车动作相当缓慢,颤颤抖抖地,几乎是四手四脚爬上来的,驾驶员一看,马上过来把老头搀扶上来,驾驶员喊道;“谢谢那位乘客,给老天让个坐位。”大家相互一看,都是老头、老太谁让谁?后来在门边上的,一个比这个稍小的老太,让了个位子,就这么一折腾,也费了不少时间,驾驶员说;“坐好了,我要开了。”驾驶员又说;“老人家你这么总是一个人出来,孩子怎么不陪你啊!”老者说;“孩子们忙,要挣钱,没时间。”有一个乘客问;“那你每天出来做啥?”老者说;“想重孙了,借此自己也活动活动手脚。”我一听,好麻,现在不只是“可怜天下父母亲”,连对第四代也忙活起来,这时驾驶员说话了;“你老人家出来,小辈的也不陪你,万一有什么闪失怎么班?现在的老人都有骨质酥松症,你在车上也不安全,车子一晃动,或是一个急刹车,一个站不稳摔一跤,跌断了骨头怎么办。”另一个乘客说;“那真好你们公交公司负责,什么医药费、误工费、看护费,全兜上。”驾驶员叹口气说;“虽然公交公司赔,可我们驾驶员也是事故啊,奖金没了,我们全家老小,也是靠我们工资吃饭,所以你们也行行好,给我们一口饭吃。”我听了这话,心里也不免酸酸的。现在上海的老人,很多是空巢老人,过去房子小,大家住在一起,现在大家都分开住了,小的又忙于工作,忙挣钱,把老的扔在家里,老的一个人又寂寞,往公园跑解闷,本来可以走的,可是现在坐车不用花钱,于是便出来坐车玩,真不知道是好还是坏。

更让人感到尴尬的是,驾驶员和老人的冲突,因为现在上海的公交车,大都是无人售票车,上车自己刷卡或投钱,而70岁以上的老人,拿出红色的社保卡,给驾驶员看就可以了,驾驶员看到这人是70多岁了,便不作声,如果看到人长的后生的,便要看社保卡上的照片,对好了才让坐车,老人又觉得是一种侮辱,这时不免要发生口角。车本来就开得慢,加上上下车慢,再要核对照片,时间一拖再拖,汽车变成了牛车,坐车的人也有意见,繁忙的公交越发不堪重负。

现在政府的惠民政策遇到了尴尬,还有那些没有坐车习惯的人,认为政府是在鼓励老头、老太去坐车。本来公交就十分忙碌,再加上这一鼓励,公交就更紧张了,政府的导向错了。那些坐车的老人也不满意,他们觉得司乘人员的冷眼,或冷言冷语的嘲讽,也觉得心里不舒服,好像作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而有些公交是承包的,也不好计算谁没出钱,所以也又不愿意拉不花钱坐车的人。驾驶员也怕这些老人家在车上出事,负不起这个责任。本来让大家愉快的事情,弄得几方面都有意见,政府为了做好这件事情,还要贴给公交不少钱,听说是每年贴3亿,花了这些钱还不落好,真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到不如把这钱,当作交通费,直接加到70岁以上的老人身上,这样大家都开心,看来这事做的是有点唐突。

现在要作好一件事情,应该先征求征求大家意见,光有美好的愿望,还是办不好的,要调查清楚了再做,这样动机和效果才能统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