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 |
分类: 理论与思考 |
无车日的困惑
写于9月22日晚
今天9月22日也是世界无车日,现在我国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走秀舞台,汽车本来是方便人们的交通工具,现在又成了新的污染源,人们到了进退二难的地步。
中国各大城市在无车日里,北京更定是领头羊,全国有108个城市参加,上海亦步亦趋地紧跟北京,生怕走错一步或掉了队,究竟这日如何,晚上我看了新闻,好像收获不小,我在上海不知道北京怎么样,只知道上海无车日,好像没有北京那样初见成效,到是尴尬不少。
今天星期六,上海的天气,阴有雨,气温25度,风力2、3级。应该说是风和雨润,气候宜人。儿子今天来说;“现在要进入市场销售黄金期,下周要进行节前促销安排,所以要忙了,没时间了,但中秋节的礼物,今天我去买,给你买双跑步鞋,好锻炼身体,虽然我知道你穿鞋的号码,但是现在鞋的号码不准,只有自己亲自去穿最好。”我想有道理,于是小两口带着我们老两口上街了。本来儿子开着车带着我们去就行了,可是今天是无车日,我说;“咱们坐公交去吧。”儿子说;“省省吧,你身体也不太好,坐公交换二次车,才能到一个地方,今天又下雨,等车又不方便,我看还是打的。”我算了一下,一个人一张公交票2元,二次4元,4个人16元,打的也才30多元,算了打的吧。
没想到今天虽然是无车日,但今天下雨,所以的士都是满的,等了好半天才打上的。上了车我想,今天是无车日,满以为路一定好走,谁知道在市区车子和往常一样多,可能浦东还好点,我说去八佰伴,上了高架路车辆不但没减,还多了,过隧道就挤了,到了浦东陆家嘴,车更是有增无减,上了浦东南路到开始堵车了,我奇怪地问司机;“今天怎么啦?”司机说;“今天的无车日,市区不让开,于是全到四周去绕了,所以车不但没减,反到多起来了。”过去可以从市内穿过的,现在要绕行,反而增加了交通的压力。到了八佰伴耐克专卖店,我的东西买好以后,又跑了几个地方,给儿子老妈买,等回到家后,我一算,打的用的钱有150多元,我就问儿子;“今天这一趟,如果自己开车,要用多少油。”儿子说;“要用40多元的油钱,三处的停车费要30多元,加在一起不会超过80元。比打的便宜一半。”显然这种无车日,只是让私家车换出租车而已。
在新闻中,虽说了无车的种种好处,现在的无车日,无非告诉大家一个信息,要环保、要节约能源,车太多了,要刹车。可是现在我们的汽车工业,在各大城市,都是支柱企业,才刚刚起步的汽车工业,何去何从又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现在的工业时代,和第二世界的后工业时代,矛盾凸现出来,原来的巴黎、柏林是无车日的倡导国,现在的巴黎、柏林都退出了无车日的活动,而我们却在积极地加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无车日,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公交作为后盾,无车日真的是在作秀了。人们一谈到绿色环保,空气污染,首当其冲的是汽车,而小汽车又是罪魁祸首,可是在公车和私车中,谁又应该首先问斩,似乎是私家车,其实问题弄反了,如果问老百姓,首先问斩的是公车,国家养怎么多公车干吗,还不是肥了当官的,现在那个国家公车有中国的公车多,中国比美国还多,随便一个芝麻绿豆的官,都有纳税人提供的公车,而且他们都把公车当私车用,还有司机伺候。从空气污染来讲,厉害的不是小车,是大车,你看看屁股冒黑烟的,就知道是谁了,越是大单位,越是国营企业,越是肆无忌惮,特别是冒黑烟的公交车,在城市里到处比比皆是,不管是媒体暴光,还是执法检查,它照跑不误,谁又奈何得了。可大家要清醒,中国的车远远少于欧美和日本,我们才刚刚工业时代起步,而那些第二世界已经是后工业时代,我们别上洋鬼子当。我们应该走自己的路,发展自己的工业。
在城市里的交通,应该为老百姓着想,首先发展公共交通,一切公共交通优先。一说无车日,不要眼睛老盯着私车,盯着老百姓,应该盯着公车,这是最应该紧缩的一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