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号
(2008-07-20 16:18: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篇 |
单双号的第一天,我还是上路去视察一下。我的车尾号是“88”,不上路就觉得自己亏了。我看到了路边的警探,他很机警地观察着我,我一惊——没系安全带!
但他不看我上半身,他看我的下半截,我下半截隐藏在了汽车里,他只看到了88就断定我没有违章——其实我穿的是夹角拖!
我早上因为没有面包吃,(刚好在昨天或者前天的早上我一饿之下吃完了),所以我就想出了常人难以想不出的办法,饿着。事实上当早上没有面包的时候我经常想出这样的办法。但我担心明天,我也担心没有明天,所以在饿得连今天都不一定撑得下去的情况下出门上街去找吃的,顺手去买面包。曾经有人鼓励我说可以去澳洲学做面包,这样全家饿不死,但我担心全家被气死所以还是算了。
我曾经深爱的品牌“潘瑞克”牌面包不知从什么时候消失了,这个品牌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也不清楚,肯定是在我吃他们品牌的止咳糖浆之后,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却模糊了。我实在吃不下曼克顿那种糊了吧唧的油烟味儿,港式面包的品牌似乎整天更新,但据我观察北京市场上的港式面包都用的是同一种添加剂,同样的一股石灰味。那么我就只能吃“宾保”牌,不是宾利牌。
我一般不会买了面包坐在超市门口吃。我就去一家吉野家,不到20块钱就有肉有菜有白饭,我一边吃一边思考究竟多少钱在今天能够吃饱饭的问题。头两天我去食堂,花了3块多钱,吃了个豆腐泡,鸡蛋西红柿,半碗饭,结果后来就饿得不行。但似乎食堂的人都不会吃太多东西,一般也就两到三个菜,塑料托盘也就这么几个空格——那从前是怎么做到不饿的呢?
食物问题似乎是长期以来困扰着中国的历史问题,什么级别什么年代都拿“好好吃一顿”当个重要事情。有一种学术认为吃饭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好沟通感情和充分交流信息,还有一种学术认为吃饭是大家一起针对一桌饭能够获得同仇敌忾的认同感。后面这种学术是我不学无术学出来的。
显然在今天如果一两三顿不吃饭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就如同一两三天不排泄,似乎今天的人生活营养都比较好,比较抗折腾。但真的过了一两三天四五六顿吃了上顿没下顿,那就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最大的欲望还是——好好吃一顿。
我之所以对生活状态非常感兴趣,是因为我觉得目前的中国民众是出于历史上吃饭穿衣方面的物质生活最优越的年代。
我思考这个学术问题是因为最近一直在看湖南卫视上午播的封神榜。今天上午终于播完了,终神归位尽得善终,很多天神似乎都结下了情愿,带着女人上了天,也许以后还会产下后代,电视剧里二郎显圣真菌——他为什么叫真菌?——就生下了儿子。
如果在另一个世界,比如天庭,生下的孩子是不是直接拥有绿卡呢还是就直接算做天神了?难怪大家都想上天,移民当神仙,生在天上可必修炼上去舒服多了。
我在买了面包思考完了神仙的户籍制度之后,赶上了下雨。下雨的时候究竟要不要跑的问题出现在了我的脑子里。那几乎是一个哲学问题,出现在“射雕英雄传“里面,说郭靖黄蓉拿着暗藏了武穆遗书GPS的一张画在山道上跑,下雨了,说为什么要跑,因为跑到前面也是雨,然后他们就不跑了。
小时候有智慧,觉得说的真好啊,真是有哲理阿,后来过了很多年还记得,忽然想起来,一个哲学家,下着雨,不躲不避,思索着跑到前面还是被雨浇。但这个也没什么可佩服的,无非是一个被浇成了落汤鸡的家伙,有什么值得炫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