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篮球小说 |
分类: 篮球小说 |
第一章
不怎么出名的解说员
有人说,体育记者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职业——可以不要钱看球。
当然,一般是这么说的:干这行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把爱好变成工作。
解说员就是这所谓最好的职业里最露脸的工作。
我是一个体育记者。更准确地说,我是电视台的篮球解说员,今年二十八岁。
什么行业都分人,有的人出名,有的人不出名。我是属于那种整天露脸儿,不怎么出名的。
出名跟水平关系不大,看球的观众其实只有一小部分一边看一边捶胸顿足地骂你,也同样只有一小部分一听您说话就潸然泪下,将你引为知己。但有意思的是,决定你是否有名的往往是那剩下的绝大多数,而刚好他们根本不在乎究竟是谁在说,也不在乎到底说了什么,只要有个人动静儿就行。
所以我至今仍在知名度有限中毁誉参半。
有时候也不好意思被人认出来。
地铁上面对面,没地儿躲啦,人看着眼熟,说你、你、你!
我一般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说,对对对,我我我……
我们这行,管自己叫“喷子”,好的解说员都得是“大喷头”!甭管什么岁数,干多少年了,一口气抡了几场,也别在乎说电视机前究竟有没有人看,只要一跳球,立马就得精神焕发信口开河,嘴一张就跟拧开了水龙头似的,流速又快量又足。
赶上后半夜的比赛,或者过年的时候找不着嘉宾了,一个人也得抡,还得说得有来到去,黑漆漆的小屋里一趴,胸麦拿手指尖儿掐着,卡拉OK似的,必要的时候都得上口技。
漂亮!好球!啊……哦……呜……嗯!
恨不得一个人去俩角色,一声高一声低:
“我看,要想让乔丹上CBA来当外援,怎么着也得两千万美金吧!”
“两千万美金?那是成本!起码得四千万起!别嫌贵,还不打折!”
干解说都落下毛病了,平时也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见什么说什么。
有一次,有幸跟我国一位著名解说员一桌吃自助,本来这哥哥已经酒足饭饱正拍肚子呢,一见我充满敬仰地坐那儿了,一抹嘴就开始喷。赶上这家餐厅刚办过婚礼,喜字还墙上贴着呢,有信息刺激了一下,这哥哥就开始讲自己离婚。好家伙!前因后果娓娓道来,有理有据有张有弛,从感情不和拔刀相向,悬梁自尽你死我活,一直到法院调停民事诉讼,手续办理财产分割,愣是一个钟头没停。
赶上我这种训练有素的后辈兼同行,一边往小火锅里涮肉片,一边佯装凝神倾听,频频点头目带赞许,气口儿还不忘垫话儿,心说这要导播不切广告还真停不下来!等我被人催着,不得不“由于时间关系”依依作别,这哥哥总算开始说结束语:“兄弟,等你离婚时候可千万想着找我!这里边事儿大了!”
体育跟体育还不一样。
在我眼里,体育就是篮球。我说我爱体育,不如说我爱篮球,如果不是这样,我可能今天不会从事这样一个工作。干这行的都是些又有趣、又爱玩儿的人,现在好像说谁“爱玩儿”都不是好话,但是篮球这东西本身就是个玩儿的事,要不怎么叫“Game”呢?说白了,篮球比赛就是玩儿——人家玩儿,你看着!
但是,这也正是解说员最大的悲哀所在,那就是——玩的人永远不会是你。
尽管你从事的是你最热爱的事业,你把唯一的爱好当成职业,你能在第一时间向千千万万跟你一样热爱篮球的人去讲述你对比赛的理解,但是,你不能去打这场比赛,你也永远成不了一个职业球员。
跟一起打球的朋友聊天,大家总结了一下,为什么咱们没打到专业队啊?其实就三个原因:第一是身高不够,第二,力量不行,第三是技术还不好……
——那你还他妈混什么啊?!
然后大家就一起笑。
如果像我一样喜欢打篮球而且还自我感觉相当不错的男孩子全国有一千万,那么这里面会有九百九十九万人,在高中毕业之前就会明白,您的梦想已经彻底歇菜了。不管你多好,多努力,你最多也只能考个体院,毕业以后去当个中学老师。
然而,其实这也仅仅需要你能够摸到三米三。
我也就差了那么二十公分。
我离开家,到北京上大学,一所跟篮球一点关系都没有的大学。不知道是幸运还是所谓的命运,我当了一个解说员,而项目居然还是篮球——用求职简历的话说——那个让人魂牵梦系的篮球。
我爱这个职业。
我爱在比赛开始前,第一个走进球场,静静地坐在球员的长板凳上,看着空无一人的看台上渐渐坐满观众,看着渐渐多起来的工作人员,甩线、调白、架机器。记录台一次次调试时钟,不断发出“嘀——嘀”的响声。拉拉队的女孩儿裹着大棉袄排练,懒懒的扭动着腰肢。那些原来只在电视里见过的篮球明星,一个个地从你面前走过,拍球,投篮,面无表情。
我爱在篮球架子底下,抱着胳臂,同样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看他们坐成一圈抻胳膊压腿,看他们折返跑热身,排成两队上篮。我手里拿着名单,一一对照着这些全中国篮球打得最好的人,有没有跑得更快,有没有跳得更高,有没有更加强壮,有没有变得苍老。
我爱静静地看,看他们的肌肉滚动的臂膀,看他们鼓胀着青筋和血管的小腿,看他们迅猛地朝篮筐飞起,看他们柔和的手腕和手指。
在这个时候,主教练眉头紧锁,慢慢来回踱步。裁判员神情肃穆,偶尔朝相熟的人竖起拇指致意。记者在篮底下席地而坐,一遍一遍擦拭镜头。
我不知道这个时候,人们都在想什么。
但是我知道,每个人都在等待。
等待一段内容注定精彩,但结果永远未知的人生。
如果说比赛恰如人生,那么解说员就像是这人生的旁白。
旁白都是这样告一段落:我们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下一集(主角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