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把那个球投进去 |
分类: 篮球小说 |
不知道我是不是中国唯一一个亲过她的男人...
(2003年,在北京台演播室,亲吻NBA总冠军奖杯——奥布莱恩杯)
篮球比赛,就是人家玩儿你看着。
我就是总在旁边晃悠的那一个。
——马重阳
我1977年出生在哈尔滨,96年考上北广播音系,大三开始在北京电视台主持NBA电视转播,至今整整八个赛季了(这本书开始动笔于2006年,这八个赛季,就是说那时候。写完了出版问世,却已经是2008年了)。
在篮球这个领域,我的确掺合了不少事情。我一向觉得,人是决定不了什么大事的,只能因势利导。让我觉得挺满足也挺有意思的是,在那些历史性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刚好我就在旁边。
我的解说生涯开始于1997年,上海八运会。
八运会不是我能办的,但刚好需要个解说篮球的(王燕宁那时候还要上晚间新闻,比赛也太多太多了),捎带手跳个水、游个泳伍的,而刚好我就去参加了个面试。
二十岁生日那天,也是很巧合的缘故,转播了职业生涯的第一场比赛,女子三米板,郭晶晶拿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冠军。她平静而老练,穿着泳装。
见着了蒋丞稷,那十年中国第一猛男,一只臂膀挂在池边,夕阳勾勒他的面孔,寂寞,傲慢,极度深沉。
那年也是姚明第一次参加大赛(他不认得我,我记得他),高大,瘦,跑篮的时候最后一个,总是很显摆又很单调的反扣。
98年,我参加了CUBA大学生主持人比赛,得了第一(因为总要有个第一)。
CUBA的开幕式很隆重,我和韩乔生(韩老师不背词,却莫名其妙地背起了化学元素表,居然背出了一百多个),以及另外两个漂亮女孩一起主持(一个北大,一个北师大,后来全出国了)。刘欢就是那天晚上唱的后来很有名的“C-U-B-A——我们一起来!”,我接他的麦克,他一把把我摁住,小声说:“我这还没完呢!放的是录音带!”
99年,我参加了雪碧NBA,北京赛区第二(总会有第二),没进全国总决赛,但从那年夏天就开始解说北京台的篮球转播了。我是头天刚砸完人家大使馆,回过头来就转播总决赛——马刺VS尼克斯。
我旁边的搭档是夏松(他那时候还不敢露那头型,拿个帽子遮着),第二年他成功运做了亚洲第一人——大郅,一下成了举国瞩目的大人物。
再说跟我合作的几个大腕儿。
张宝琦,ESPN的开台元老,声音的穿透力和那种极度怀旧的地道洋腔儿,至今无出其右者。头一次见面我激动得差点跪下,到现在还时不时倾诉一番年少时的仰慕,我相信肯定有很多球迷能理解。
杨毅,体坛名记,我俩嬉笑怒骂,互相拆台,出过不少网上流传的段子,那会儿我们坚信“体育解说要朝向曲艺化方向发展”。后来丫越来腕越大,CCTV正襟危坐去了,变成了国嘴,不敢打镲了,红口白牙变金口玉言了。
还有很多很多大人物,这指导,那老师。有时候我就想,能在他们旁边晃悠,自己还真是有价值。
还碰上过很多现在想来很有开创性的事情,比方说有个节目叫“篮球公园”,我跟鲁健一块面试主持人,但那时候他看着明显比我顺眼。还比方说,有个节目叫“风云篮球”(其实这么多年了一共就这俩节目),策划的时候我也跟着喷来着,我说,“我们究竟是要一个什么样的篮球节目,是一个美国NBA味的,还是中国风格的”,结果就成后来这样了——那会我已经是“专家”了,所以只会提问。
第一个这个,第一个那个,总要有第一个,也总是碰巧赶上了。
有很多就干成了,有很多就没干,就这样过了很多年。“新传”在网上最早开始直播NBA的时候,也是我,从一开始撑着来着。这么说来,我还是中国第一个网络男主播呢!但没第一个脱衣服。
在我转播NBA到了第八个赛季的时候,我想要写点什么,给自己一个纪念。写着写着我发现,不是我能写出这个东西,而是这个世界本来就需要有这么一个故事,只是刚好是我把她记述下来而已。
我就回想,不光这八年碰到了很多已经注定了要发生的事情,再往前也碰上过啊!那些,就是这篇小说里面写到的一些有趣的内容了。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念的是哈尔滨5中。现如今可是赫赫有名的篮球名校,不管什么高中联赛啊街头三对三啊之类的,肯定决赛都有我们学校。但在那个时候,一说起5中,全城都有名,那就是打架斗殴(那个时代都那样),然后才是打球。
这篇小说里的主角王大明选材于我一个班的同学——一起打过球也打过架的龚大明。
哈,这哥们儿相信谁都知道,那是真正的CBA的野球王啊!货真价实,说野谁也没他野!没打过专业队,毕业了就在南方打野球,谁也打不过他!机缘巧合让他进了新疆队,带着新疆横扫甲B,进了CBA就打了个前四名,这都是真的。至于里面的关于球的描写,我基本上是没什么艺术加工的,这东西也根本不用——我都还是搂着写的,不敢忽悠,怕破坏了这个故事严肃的社会意义。
说到我们那时候,其他人拎出来也都个个大名鼎鼎。
我们这一届的,很早就走了去八一的遇俊锴,CBA三分王,如今被称作云南王!
比我小几届的,跟我一块玩的(那会儿我还能欺负他们呢),刘久龙,如今陕西的新人王!再说点,胡光!扣篮王!(其实他是故事里所提到的我们的对手八中的——怎么都在中国篮坛称王称霸的呢?)
我们学校的女队员,那就更横了。
随便说一个吧,我下一届的,苗立杰!您看还用说么?
我说的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我上高中那个时代的生活。故事里的那个体育馆,那个教学楼,那个操场,就是上面提到的这些大人物们曾经流过汗也流过血的地方。
那时候,他们都还只是普普通通的少年。
我写的这个故事怎么样介绍才清楚呢?
大家都知道CBA的标志,叫“篮球的面孔”,我理解,意思是中国篮球的脸面。
我不敢说我这故事写的就是“篮球的精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破旧的篮球而已。故事里的王大明手中就是这样一颗篮球,外面的皮革差不多已经磨光,露出在那个年代很常见的灰颜色的翻毛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