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赞歌
 (2011-07-10 18:06:28)
	
			
					(2011-07-10 18:06:28)		| 标签: 冰冷热带鱼园子温日本电影娱乐 | 
园子温的电影不是好不好看的问题,而是能做到多极致的问题。所以《冰冷热带鱼》展示的大抵就是他心中的极限,这样的想像,这样的心理揣摩,已经到顶了,断不能再扭曲了。男人要表达中年危机,都会把“危机”二字往凶险的处境去靠,于是有了《美国美人》,有了《恐怖分子》,无论何种形式的讲法,到最后都要找一个疯狂的爆点,去触发,去哀吊,这亦是《冰冷热带鱼》里的启示。它画面如此之“红”,人物性格如此之“烈”,这红与烈,便是男主角社本信行给枯淡人生做点缀的颜料。
社本信行像大部份中年男人一样窝囊,夹在第二任妻子的敷衍了事与女儿的暴烈脾性之中,他当时的表现也是卑顺,这种卑顺却保持着冰冷的形态,是随便拿东西烘一烘,便会融化成岩浆的。因此社本遇上一对变态连环杀手夫妻之后,就受了刺激,刺激来源于他被迫造下的罪过。尽管你没办法有幸观赏到《人肉叉烧包》里那样相对详尽的分尸过程,但《热带鱼》带来的是血浆与碎肉混合的恐怖大餐,在恶心之余,它又是那样有秩序,整个毁尸过程目标明确、有条不紊,每一步都做到干净利落。社本的人生由此发生异变,当他发现有礼有节、用温和的方式去逃避矛盾,抑或努力维持家庭幸福,基本已成为妄想的时候,突然又找到了一条捷径。正如杀人不眨眼的村田幸雄跟他讲的:“老子虽然是个杀人犯,但老子活得相当有实力,一切都做得很好,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天衣无缝,那才是本事!”
而社本缺少的,就是能经营好自己人生的本事,他无法永远到天文馆去看遥远的星球,以便暂时的完全与现实脱节。这样的社本,就像把自己放在烤架上了,而拯救他的,是两个变态。请相信,尽管整部电影看下来,事后想想会觉得它如此不正常,但观看过程当中,社本做出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让你觉得他正常至极。他要和妻子亲热却被拒绝也好,去看女儿时遭到对方的白眼也好,帮捂着口鼻帮乐呵呵在浴室里剁着碎尸的村田夫妇煮咖啡也好,努力洗去自己身上的血迹也好,到最后在女儿面前强暴妻子也好,这一整个过程下来,没有哪一步是让人费解的。社本很可怜,他想让家看上去像个家,但光祈祷和幻想是没有用的,后来他从村田夫妇身上找到了“良方”,那便是暴力。不惜一切代价,把家庭“还原”成他当初预想的那样。起初你会觉得社本的异变非常解气,后来想想又心生悲凉,无非是想全家人安安坦坦吃一顿午饭,他还非要用拳头和怒吼才能达成愿望。做个“顾家男人”,果然是很累的,远不如村田夫妇杀杀人,分分尸来得幸福愉快。
变态带给社本先生的感悟颇深,他不甘被抛弃,希望做个受重视的人,尽管每天吃妻子用微波炉加热的速食食品吃到吐,表面上还是竭力表现得善解人意。这些行径与谋财害命比较一下,究竟哪一桩更变态,显而易见。所以严格来讲,社本先生是到影片末尾,用笔尖猛插村田先生的时候,才开始正常起来,他的病灶找到了,也知道怎么治了,他满心的愤怒也终于有处安放。这样的社本,才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痛,以及痛快。据说,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可我怎么都猜不出它究竟哪个部份是真实的还原,除了连续杀人事件之外,就像看《维多利亚壹号》时,也同样不知道哪里是真,哪里是假。可能是因为导演过于享受制造血光四射的魅力,这才把电影的内蕴削薄了,做变态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来讲,也太接近于玩票了。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