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片

标签:
朗读者革命之路澳大利亚虐童疑云triangle娱乐 |
某几部片子算是等得急的,比如肥温的《朗读者》,只得去看预告片解馋,反而觉得有些平庸。或者是那些片断太忠实于原著,汉娜就是书中那个汉娜,男孩与我的理想却有些差距,他不够性感,这很要命,一直觉得演情色戏,男孩亦需要些许挑逗力,像《情欲教室》里那个男生,举手投足充满稚嫩且浓郁的诱惑,那才能教人信服。肥温是一丁点儿没超越我的想像,兴许是她从乎意料的表现太多,结果什么都成不了惊喜,总是能预见她会怎么诠释,哪些情节会怎么个表现法,比如必不可缺的激情戏,她必然是全裸出镜的,有得发挥的则是是庭审的几场,成千上万种演绎方式,不晓得她会挑中哪一款。令我好奇的倒是拉尔夫·费因斯的表现,内心戏多,然而回旋余地又被压缩得少到不能再少,怎么表现对汉娜的复杂情愫是有难度的。然而费因斯的演技在我看来传统却充满变数,他是在精准里头加一点点激情,好比咖啡掺少许烈酒,总能迅速地令你融入进去。这一年通过《恐色症》与《伯德纳与桃乐丝》见识了他的“同性恋”,一幅温和内敛的派头,而《杀手没有假期》又是另一种出彩,总之,这样聪明稳重的男演员,你没办法给出所谓公正的评判,只能静观其变。
那么山姆·门德斯的《革命之路》就有点儿太过梦幻,梦幻得让我担心,看预告是没办法辩别影片质量的,可是总觉得门德斯亦别想回复到处女作时代的纵横才气,他擅长这类笑里藏刀的题材,中产阶级家庭的虚妄与焦虑。那些零碎剪辑只是告诉我们莱昂那多控制了他的身材,保留了“正常”的风度,肥温还是很美丽,她这一次没有扮丑,其实人都是贪婪的,倘若能既散发美貌又拿到奥斯卡这么“双全”,演艺生涯也就没什么遗憾了。可大概肥温更多的将宝押在了《朗读者》上头,她与莱昂那多十年后再次携手,恍惚像是当年从铁达尼号上双双逃了命抵达美国,连同那可爱的暴发户凯茜·贝茨,随后白手起家,共筑爱巢,随时间流淌两个人开始有了摩擦,从平和到平淡,最终厌倦,为何“大团圆”结局之后的续集总是那么残酷?我很想从《革命之路》里找找答案。
尼可尔·基德曼老觉得影后不该忽视票房,于是接演《澳大利亚》,我对秀丽风光与油画上走出来似地人物造型并不是特别看重,倒是预告里尼可尔犹抱琵琶似地露了些许表演勾起我的兴致来,那分明就是模仿凯瑟琳·赫本的“铿锵玫瑰”嘛!休·杰克曼本就红得有些莫明其妙,投入这样的史诗巨片,摆明了便是不服输,然而他在我眼里始终是个淡如水的男演员,与奥兰多·布鲁姆一样托了大片的福不小心塑造出了经典形象,却不得不因为才华有限而糟蹋了大把机会。尽管一样勒出了精致的倒三角,衬衫花边领高高竖起,称托基德曼的如雪肌肤与典雅气质,然后我相信,这一次,她不是《冷山》里那个柔软幽怨的小寡妇,《红磨坊》中天真风骚的交际花,包裹在鲸骨称裙下的是一颗全新的灵魂。
梅里尔·斯特里普与菲利普·西摩·霍夫曼,我觉得这两个人放一道属于“颠峰对决”,看《虐童疑云》的预告,心里突然有些发毛,想像起两个人私下的交情来,前者必是温和有理,却往往不怒自威,后者应该愈发谦和罢,时不时还得与前者讨研一下剧本。不幸的是这样的撞击往往排不出好戏来,就像我对莱昂那多与拉塞儿·克罗的《谎言之躯》没信心,看到罗勃特·德尼罗VS阿尔·帕西诺的那场《正义杀戮》更是敬而远之,全是戏骨往往效果适得其反,暗下较劲之后要妥协的只有剧本,于是好戏变滥戏。所幸《虐》是男女搭配,应该有趣的成份多一些,两块老姜放一道烹调,不晓得会不会辣出眼泪来。依预告上琢磨,斯特里普多疑敏感,而霍夫曼则有些心神忐忑,他们咬合在一道擦出的火花应该不小罢。
附:日剧冬季档本没什么值得期待的,孰料出了部“大制作”,富士关西台台庆的火十档《Triangle》够猛,江口洋介主役,稻垣吾郎和广末凉子搭配,“铁三角”联手破案。这样的戏码本应该出现在美剧里,脚本家更不应该让软趴趴的水桥文美江上马,我对这种照葫芦画瓢的东西一直很反感,除了广末还有些期待她的女强人形象,江囗和稻垣的演出是完全可以想像的。其实对野岛伸司的TBS金十档亦有些害怕,又是同室亲情戏,搞不好就与《没有玫瑰的花店》一般温吞,日剧的“疲软”真当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