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埃及记

(2007-10-18 11:40:50)
标签:

电影

出埃及记

彭浩翔

出埃及记 

《出埃及记》我买的是盗版(没错,就是要气死彭浩翔)。电影相当有意思,没有《大丈夫》那么多笑料,但是继承了《买凶拍人》的黑色幽默。不晓得为什么,彭导像是很沉迷于男性自嘲的路数,将女子视为洪水猛兽,只是引发“兽性”的根源却毫不留情地归纠在男人身上。《公主复仇记》败在表现还不够狠,演员用得太偶像,于是这次彻底了,残酷了,内容是夸张的,形式却挺收敛。

这片子的想像力相当极端,全香港的女人都在密谋杀男人,她们选择在女厕所商谈策略,研究怎样才可以把男人不着痕迹地干掉,然后安逸地享受人生。《出埃及记》流露出的是异常迷人的恐惧感,在彭浩翔看来,男人有各种各样极为不妥的性别劣根性,女人因此必须变得比他们还可怕才能够制服悲剧的萌芽;但是女人亦有自身的性格弱项,于是最终还得被瓦解。电影里头有句话讲得好:“当事情太夸张的时候就没人相信了,哪怕这其实很可能是真的。”因此我突然相信女人对男人的仇恨完全可以像男人对女人的迷恋一样夸张,这种感情强烈到非得形成一个秘密组织的地步。

我尤其钟意那样犀利到偏执的命题,圆满与摧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男人与女人之间永恒的互益与互损关系。不指望能化解矛盾,也没打算解决问题,要知道某些谜语是不可能有答案的,特别是涉及男女之间最隐晦的刻毒,尽管解构两者之间的关系很简单,压缩到后来只限于爱情亲情一流的范畴,被提到台面上来的那两场谋杀便为它而奉献。刘心悠杀掉自己的父亲,用三明治把一个男人搞成半身瘫痪,他坐在轮椅上和妻子一道等电梯的辰光,一只手还拼命去褪他那枚深陷进肉里去的婚戒……而这一切均没有用大悲大喜的腔调去渲染,似乎只是汲取了最平和的那部份,像有个人在给我们讲德克萨斯链锯杀人狂行凶时的细节,面上却带着三分严肃、两分冷漠和五分调侃,使得听者要把他讲的话咽进肚里转几道弯,才能感觉出丝丝寒意。

演员里头最让我喜欢的是张家辉和温碧霞,前者一直不是我欣赏的类型,演什么都很轻浮,这次的角色诠释却意外地稳健,其实就剧本来讲张家辉演的人物性格还不太好塑造,他却反倒成功地将那些空白处给填满了。温碧霞亦总算扮了回我一直想看的女人,她着一件白色小背心躺在任达华旁边,下身那件蝴蝶型镶蕾丝边的低腰内裤将她平坦光洁的腹部裸露出来,比《惊变》还要风骚百倍。可见温女就是应该演这种让哪个男人看了都心痒痒,楚楚可怜的外表下蕴藏无穷杀伤力的第三者。

许久未曾看过情节兜兜转转,教你不识何滋味的港片了,不晓得彭浩翔是太天真还是太固执,总觉得他剖析人性的手段比较任性,像是在告诉我们他其实还有更恶毒的观点,只是在从前那些片子均藏头露尾,没有展示完全,这次终于来了个齐全的。印象当中,《出埃及记》是摩西的作品,讲述受压迫的教徒逃离埃及的故事,马克希姆演奏的同名钢琴曲出现在电影的开头部份,配合血腥又古怪的场景画面,好似扮了个悲壮的鬼脸。于是暗自揣测,不会是因为彭导喜欢那曲子才给电影取这个名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车站
后一篇:偶入花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