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木兰花电影homedrama日剧哀歌平井坚 |
惦记
昨天重温了一遍《木兰花》,那个开头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只想再弄清楚一些其中的人物关系,实在是剪切的速度太快,有些跟不上,字幕均是一闪而过,这个时候就要感谢碟机了,如果在电影院里看,恐怕起首你就如坠云雾之中。靓汤出场时我就感叹,谁说他只是偶像呢,不是一直都很会演的么?而且还是尤其有激情的那一种,可能一直被大片围牢的日子也不好过,你不得不选择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角色。记得是谁讲的,阿尔·帕西诺吧,他说给的钱越多,剧本越糟糕。真地很有理,可见靓汤空有两千万身价,不晓得已经接了多少滥剧本了,当然我也很想知道帕西诺接演《利欲薰心》时的片酬是多少,难道它算得上是好剧本?
这么看来还是布拉德·彼特倒还是有点儿决心的,算下来自己喜欢的片子比如《夜访吸血鬼》和《十二只猴子》,与出于商业目的接的片子机率倒是将近一半一半,有时候没戏好演就宁愿呆在家里。最怨恨的是尼古拉斯·凯奇,现在一直在拍二流动作片,白白浪费才华,这些片子其实留给像史提芬·席格一流的肌肉男就好了,自打《战争之王》后我就没看过他有什么好作品问世,难道是全世界流行的剧本荒导致他铁了心把眼睛盯在钞票上了?米拉·沃维奇也是的,一直沉浸在动漫游戏改编的电影里边,现在只要看到她就会想起“科幻”二字,长相看来的确是会限制人戏路的,难道真是长得太怪异的缘故,自打演出了《第五元素》之后,她就鲜少回归到正常人的状态中去,成天像个女超人一般在大银幕上晃来晃去,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迷恋米拉的大腿与纤腰,她锋利的眼神有披荆斩棘的力道,神经质亦神经质得很纯洁,怎么着也应该比卡梅隆·迪亚茨强。
真找虐,每次看些年代稍远一点儿的电影,脑子里便浮起一连串的名字,无端地便开始惦记他们。比如看到菲利普·塞莫尔·霍夫曼出现就想笑,从《不羁夜》开始他就一直演同性恋,哪怕后来演的不是同性恋,看上去也会很像,不晓得他现在怎么样了,可能是史上最低调影帝吧。
泪记
有这样一群缺失的人,他们经历了同一场事故,从此生命中便少了一个甚至更多重要的人,爱人、孩子、父母。于是,这九个人来到泰国祭拜失去的亲人们,他们坐在一起交流遭遇噩运之后的生活感受。有个叫井坂将吾的年轻人,新婚妻子连同腹中骨肉一道死在他面前,他说后来有一次和好友一道看电视综艺节目,看到搞笑的地方他便忍不住拍手大笑起来,过后才发现他的好友像看怪物一样盯着他。这时一个年过半百、面容憔悴的女人笑道:“大家都热闹一点吧,我死去的两个儿子都是喜欢热闹的。”随后气氛开始有点轻松,尽管这轻松还带了刻意的成份。
“那个……请问,你看的是哪个综艺节目?”刚痛失老伴的七十一岁的清一郎先生小心地,迟疑地问将吾。
突然的,我被这一幕击中要害,落下泪来。他们九个人谁都没有流泪,哭的是我。那一桌满满的伤痛是沉默地、凝重地摆在那里,你能感觉到那种幽深的悲哀,亦隐约可触及他们内心想复原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活着,还有感知,还想笑、想爱、想拥有的。
从泰国回来之后,井坂将吾将新婚的房子腾空,并且给其它八个人写了信,请他们一道来住。不久之后,他组合了一个奇特的群体,九个有创伤的人互相抚慰扶持,共同“演绎”了一幕温情的“家庭连续剧”。这就是一部叫做《HOME DRAMA》的电视剧给我们讲述的故事,一颗心灵从死寂到挣扎,从而醒苏的过程,冈田惠和至今写得最好的剧本。
听平井坚的《哀歌》,依旧是止不住要哭泣的,倘若电影《爱的流刑地》没有用他的歌谢幕,恐怕会失掉一半的味道。《哀歌》旋律凄美婉转,犹如啼血夜莺弥留之际的一记悲鸣,将我们的心脏钉在玫瑰刺上了。平井坚的声线清亮高亢,娓娓诉说一幕动人的爱情悲剧,听这样的音乐,你只有让一滴泪由心底缓慢地沁出来,绕过蜿蜒的曲线停留在眼角愈积愈沉重,待高潮部份响起,再以最轻慢的份量坠落。记得当时,它是这样唱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