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吴清源电影田壮壮 |
在看《吴清源》之前,先被几个评论吓了一跳,首先告诉你这片子没情节故事弱又很闷,然后称对艺术片来讲那都不重要,随后大部份人都从电影的光影声色与时间布局上来夸赞一番,唬得我以为田壮壮改德性了,把一部电影搞得没重点起来,单研究镜头去了。事实上他所有的电影包含一个稳固的核心,情节随着那核心辅开,释放得极丰富,还不凌乱。看过之后觉得《吴清源》哪里都没错,怪只怪在片名取错了,不应该叫《吴清源》,改成《一个棋士的信仰》就好了,免得影评家们都当他是拍了一部七零八落的人物传记片。
电影很明显地讲述了一个信仰从建立到迷失,再到寻回的过程,主线清晰得很。只是段落切割得很细碎,看上去就像章节被“一二三四五”那样划分了,每一段均短小平均。西园寺公毅是吴清源的精神导师,亦是让他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人物,西园寺的去逝,一度让吴清源失去了精神支柱。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和子之后,吴清源随着妻子一同入了类似邪教的红卍会,以为可以找到灵魂上的依赖,甚至还放弃了围棋;经过颠簸流离的苦难生活之后,吴清源终于觉悟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信仰是什么,已入困境的人生棋局总算被他找出了破绽,从而回归。
所以不少人觉得《吴清源》这片子漏了这个缺了那个都是无聊的挑刺,了解历史与了解电影是两码事,单从拍摄技巧与镜语美感来解析也是片面无聊的,建议只会从技术层面分析的影评家都去做摄影师和美工好了,就是千万不要写剧本,否则那片子拍出来铁定是个精致亢长的MV。最反感就是“知其然,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现状,多读懂一些电影本意死不了的,扛个“艺术片”的旗帜就想压人,大多数都会像我那样不吃这一套。
《吴清源》的意境、对精神层面的刻画、章节小说似的情节架构已经足够称得上是优秀了,当然,或者由于演员的关系,离“经典”还有几步之遥。张震的空洞感果然不出所料,看得出来他很用心,走路姿势、语气、表情都训练过,可就是没灵性,伊藤步可能还不知道《吴清源》为何物,所以用了偶像表演法,极尽亲切温柔可爱之能事,就是与片子沉稳优雅的基调格格不入。
除此之外,我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作为一个下围棋让别人让我十二个子都会完败的人来讲,看一部讲述棋士故事的电影,又不太了解历史真相的情况下,亦只能看出那么多来。至于被人嚼了千万遍的关乎棋战的几个细节如何精致美观,就不再赘述了,反正讲到的人已太多。顺便说一句绝非抬杠的话,吴清源跟着红卍会成员一道流亡到海边的情景,与实相寺昭雄的《曼陀罗》中神秘性爱教会逃亡的场面极为相似,只是后者的下场是精神与肉体的一道毁灭,前者却像是对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迷茫作了注解。
因此教训就是,千万别在影评人的博客里乱逛,看一部自己感兴趣的电影之前不要看影评。还有就是,勿被那些“专业术语”吓倒,那都是用来YY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