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又发作了,一个人穿着睡衣坐在街上抽烟,真是触目,照片上还有个记者跟在她后面拍照。她一脸紧张的神情坐上了车,眼睛瞪得大大的,叫人想起布兰奇被送进疯人院的那个辰光。她说她一直就住在香港,大家都晓得的,她没有离开过。
马兆骏

他死了,唱《我要的不多》的胖子死了,收音机时代起听他的《上海公园》,听他的《那年我们十九岁》,从年少轻狂到颓废愤怒,再到知足常乐的《奶粉与便当》。有人讲他是个把浪荡当事业的音乐人,也许,也许……
是你揹负一身行囊
是你飘洋过海而来
这一世的悲欢离合
在你脸上刻划斑痕
就在这里落地生根
就在这里编织来生
少小离家不问为何
只为心中曾经有的梦
故国山河是否依旧
年老双亲是否健在
想起当年风光上海
十里洋场银波荡漾
再次相逢恍如隔世
怀中幼子儿女成行
不盼今生只盼来生
再续前缘孝顺爹娘
疯癫
近期看到一例博主活生生被网民逼疯的实案,那个博主已经完全陷入不自觉的狂乱之中,我每次均默默看一下他的状态,便出去了。没办法,有些人明明自己那么想得到共鸣,却面对稍稍一些异议,便会极度不自信,于是觉得人家全是攻击,都怀恶意。可怜那些以“开启民智”为已任的“圣人”们到头来却还是被众人逼疯了,浑身长刺的人往往觉得旁人都只是刺,他们不觉得自己错,也讨厌别人觉得自己错,于是硬生生将孤傲变成了疯狂。好似心中充满委屈,实则却是如此卑微可怜,如若中国的知识分子最末只是那么无聊的一群,可能真是民之不幸。
狭隘
在书店翻到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很薄的一本,正版,才卖两块五,于是买下来。付钱的时候老板娘指着封面上的“翳”字问:“这个字念什么?是什么意思?”我回答:“不知道。”心里想,为什么我非得承担教育她的责任?一定要告诉她这字儿念yi吗?凭什么又要跟她解释“翳”有“遮蔽”或者“遮盖”的意思呢?走出店门又想到,她会不会觉得我买这本书是装逼?由它去吧!
再次呼吁一下,别买新华书店的《红楼梦魇》,我在小书店里看到同样的正版书,名字改为《张说红楼》,标价28.8,付钱只要10块,太值了,绝对正版,书封还是做得绯红色的磨沙面子,还有插图注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