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甜蜜的曼陀罗

(2006-12-21 10:07:48)
甜蜜的曼陀罗1793年10月16日,一个眼神惶恐的女人被送上断头台,她上台时踩到了刽子手的脚,于是抬起头来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就是玛丽·安托内特,奥地利公主,法兰西最美丽的皇后。我和所有迷恋洛可可时代的女人一般迷恋玛丽皇后,迷恋她用鲸骨称裙勒出的倒三角腰身,绘有手工图案的牛皮花边鞋,高耸入云的发髻,镶满草莓和榛子果粒的起司蛋糕,下午茶,化妆舞会……这个天真明媚的女人创造了诸多华丽虚无的景像,她的品味哪怕传流至今,也依旧出奇地教人销魂。
甜蜜的曼陀罗科波拉也是女人,她懂得女人想看关于玛丽的哪个方面,并着力去刻画它。她漫不经心地描述玛丽公主十四岁那年的远途,在去往凡尔赛的路上,她打开象牙盒子给宫女看路易十六的照片,说他有“温和的眼神”。那是一次悠闲又有些无聊的旅行,玛丽的粉蓝色马车车厢载了一点点对爱情的向往,她的面颊玫瑰花一般娇艳。那是我想看到的轻松与浮华,没有法式古装片的沉重,也区别与俄罗斯宫廷电影的严谨,科波拉的角视嬉皮又毫无负担,有大半情景可能只出自她的幻想,她掐去玛丽最悲情揪心的那部份经历,只挑选自己钟意的情节。
甜蜜的曼陀罗所以我和玛丽一样,入宫便注意到化妆台上的香粉盒和绸绢做的中国折扇,当真爱的幻想破灭以后,玛丽立刻投入了服饰与宴会的热潮,而这恰恰是洛克克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新婚丈夫的性无能使玛丽的空虚昭然若揭,所以她只有依靠奢靡来麻醉心智,一个童心未泯的女孩就是因为寂寞刻板的宫廷生活而不小心创造出了奇迹。克里斯汀·邓斯特千古不变的娃娃脸,配上蓝宝石般的双眸,与安托内特刚刚配,这样的皇后不需要高贵端庄,事实上按照科波拉的理解,她就是一个已经很漂亮了却还非要把自己装饰成芭比娃娃的空心人。除了由于路易十六的性无能而几年都未曾生育引来的嘲讽非议,玛丽几乎是自由惬意的,科波拉甚至忽略了项链事件,以力求达到某种纯粹。
             玛丽的精神世界从未与政治或者城府相关联,项链事件对她来讲闻所未闻,它们犹如她化妆舞会上蒙上双眼的半透明黑色纱巾,距离遥远又滑稽。对安托内特来讲,人生就是红酒加蕾丝,科波拉也醉心于构筑玛丽的偷情之欢,与瑞典伯爵弗雷的床戏轻快雅皮,玛丽腿上着一双白棉纱袜,用蓝色丝带系到腿根,一把折扇风情地遮住裸体,配上激情随意的摇滚乐,像个有些羞涩的荡妇。依照科波拉的诠释,安托内特除了对衣食的挑剔便一无是处,她生活在一个巨大的乐安窝内,看不到从前与未来,悲哀被淡化,幸福被夸张,只看到钻石闪耀,看不到民间疾苦。电影里甚至对玛丽痛失爱子的事情也着墨过少,她只是一个还未成熟的母亲,哪怕生育过三个孩子,也依旧未识人世险恶。唯一让她痛哭过的一次,也是由于她的奥地利母亲不断写信提醒她未生育的危害,对两国外交的影响,但是一旦路易十六的病根除去,她又完成了任务,但很快投入到更疯狂的挥霍中去了。
甜蜜的曼陀罗片中最让我动情的镜头是,暴动的人民集在凡尔赛宫前呐喊,玛丽面对即将覆灭的困境也不曾掉一滴泪,她走上阳台面对愤怒的人群,两手摊开俯在凭栏上。这是无声告别,更是沉默的反抗与愤懑,一个含金匙出生的贵族女子表现得体的绝望,一如歌剧女高音的谢幕,又似童话结尾处的安静。安托内特坐上逃亡的马车时依旧像个孩子,趴在车窗上看着远去的凡尔赛宫,她对路易十六讲:“我在向它们告别。”感谢科波拉,让电影演到这里就结束,没有让我们看到浸泡在砒霜蜜罐中的玛丽·安托内特被斩首的狼狈模样。对一个女人来说,人生的确是到这里就好了,之后发生的一切都当成没有发生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禁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