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的角度看袭人是很着人喜欢的丫鬟
——对胡紫微“红楼梦中最卑鄙无耻的女奴——花袭人”的不同看法
最近又重看了电视剧“红楼梦”,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又有了重新的认识。这虽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但也足以让人反思。
我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不到20岁,看电视剧也是20多岁。那时和胡的看法是一样的,觉得袭人很卑鄙,宝钗很世俗,最让人喜欢、令人同情的是林黛玉。
这次又重看了一遍红楼梦,觉得袭人很着人喜欢,性格很好,谁要有这样的丫鬟是很幸运的事情。宝钗也是,知书达理,很识大体。而相反看到黛玉的戏时,则时时会担心她又要生气或又要哭了或又要病了什么的,总之是一个让人很累的人。
所以觉得人在不同的时期看问题的角度会不同。
从原著看是一个角度。原著对袭人的描述也是不错的,对一个伺候少爷起居的贴身丫鬟来说,肯定要伺候晚上宝玉的大小便和更衣,有书中袭人对待宝玉遗精的描述也很正常。袭人的身上具有很多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根本谈不到是红楼梦中最卑鄙无耻的女奴,如果真说她“卑鄙无耻”,那么其他的丫头处在她的地位恐怕要比她“卑鄙无耻”的多呢。曹雪芹刻画袭人这个人物很丰满,也没有概念化地出发来描写人物,所以使红楼梦成了中国的名著。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文化评论上看,是认为袭人和宝钗是不好的人物,起码不如黛玉、晴雯好。这又涉及到古典名著对人的影响,尤其是对有文化的姑娘们的负面影响了。其实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一回事,现实生活中又是一回事。黛玉和妙玉在小说中是冰清玉洁的人物,但在现实中恐怕没有几个人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或娶作老婆。如果你是贾母或王夫人,也愿意袭人和宝钗在宝玉身边,而不是晴雯和黛玉。这就是现实的角度。
其实这两种角度都没有错,我们看文学作品是欣赏它的文化,但我们评价人物的时候却要结合当时人物的环境和处境来评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袭人都是一个好丫鬟,就是阶级觉悟低点,不过现在的大多数姑娘要是处在她的地位,可能阶级觉悟比她还低呢:)
喜欢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