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同学的小说——《相亲》
(2023-12-25 08:27:36)分类: 语言文字 |
相
陈德生
刘家桥在哪里?
姐夫指了指远山,等那朵云过去。
那云朵过去了,姐夫说,在那云来云往之间。
我是远山脚下大田大塅里人,成人有些年月了,婚姻之事不是东不成就是西不就。阡陌那么多,没有一条是带我通向成功婚姻的。娘很担心,怕我和三叔一样,六十多岁了,还是前头一个人,后头一个影。
禾英姐不是和我共个红布袋下来的姐姐,我们两家隔着竹夹的墙,共个麻石嵌的天井。她没弟弟,把我当亲弟弟背,教我用右手吃饭,带去读书,把我放在桌边听课,不知为我揩了多少鼻涕,擦了多少屁股……真的比亲姐还亲。一次,不小心把我的腿扭伤了,隔壁娘不要她再带我,我娘还是让她带。长大了,我的婚事便多了个操心人。禾英姐说,上不了树就上竹,塅里找不到,上山去。姐夫在山上教书。
田塅走完,便是上山,我跟在姐夫后面。
青一色的急转弯,乡下人叫鸡翅膀,书面语言称为“之”字路。又瘦又硬的山路,像宋徽宗瘦金体的笔画。虽然伤脚,却养眼。上了一段又下一段,一山放过一山又拦。越往下,树木越粗壮高大,遮天蔽日。森林虽密,有时也能听到河水哗哗过滩的声音。偶尔还有未曾谋面的雌性动物拖儿带女从你前面横穿。极静极静时,会窜进几声幽深生僻的鸟鸣。这些林木、飞瀑、溪涧、古桥、野物,以及大山的清新和自由,都是大自然的神灵,令人肃然起敬。
歇在一座寂寞苍老的桥亭上。姐夫介绍,它为乾隆年间一位福建盲人所建。我仔细阅读碑文,建造石拱桥的时间,古不过桥下的山溪,盲人乡贤的功德,恒同河山千古。趁歇脚,一路无语的姐夫说话了,这个姑俚叫阿莲,长相一般,糙米色(不黑不白),粗细功夫都会,持家活命也不错。两位大人老实本份,勤耕苦作,礼义待人。在这里,我叮嘱你一句,看中看不中由你决定,我不能讲蛮,但是,答应了就不能反悔。
我乖乖地点着头。
日头搁山,两条腿沉重得不想要了,但是,刘家桥也到了。
姐夫先去屋场里打了个转,回来,把我带到大队代销店门口坐下。一会,一群拔笋的姑俚掮着背箩过来。一个背箩上架捆猪草的,喊了声“老师”,姐夫起身,应了她一句。我恍悟,是这个,肯定是这个。禾英姐以前关于她的描述留了一手,眼前的她比介绍的她要出色得多,虽然我只是速写般瞄了一眼。禾英姐和姐夫真不是做媒的料,“嘴唇”太厚道。
没想到在阿莲三叔家吃晚饭。山上人把老师看得比太爷还重,听他们争论,本应是到阿莲家吃饭的,但事情陡然生变。客人是老师的小舅子,所以阿莲爸和三个阿叔都要请,理由是,六月天的雨——难得来,结果是三家合请。
土巴墙屋里,墙壁、窗户、碗橱、楼板被柴烟熏得膝黑锃亮,几枝插在墙坼的松光,烧得油珠直滴,吱吱作响,香气朴鼻。地炉火光炙人,火边窖着一只翻滾着香气诱人的酒罐,饭桌紧挨地炉而摆。阿莲兄弟、堂兄弟8个,夹篱笆可夹长长一排。阿莲在灶前烧火,姐夫叫她上席,她笑笑,继续往灶门喂柴。席上,虾米炒葛粉粑、薯粉哨子、茅栗绿豆胡萝卜什锦汤、白萝卜丝炒油豆腐条、湿笋、干蕨、红烧大块野猪肉……“满汉全席”,宏篇巨著,我受宠若惊。
晚上,阿莲娘安排我和阿莲弟弟一床,垫单、枕巾、盖被一闻就知道通通换了。棉被单薄,被下以稻草为本,翻个身,会悉悉悉悉地响。
约莫半夜子时,老虎!老虎!拖猪啦……拖猪啦……叫喊声惊醒我千年等一回的山梦,听到阿莲爸操持铁器的声音,听到了人虎对峙你死我活的嗷叫......
下半夜,我整个想入非非:有虎父必有虎女,我能镇住么……
另日,饭后,另类山民——闲云散雾还在山上人家屋内游进游出,阿莲爸就来到大门前地坎边,向着四山扯颈一呼:出——工——啰!顿时,南边山头北边水口响起回应。
我想,住在1300米海拔,请客、议事、开会以及防御野兽,也是这样吼吗?
除开阿莲,全家都去挖石锄山赚工分了,陪呼呼炉火而坐的是阿莲和我。不过,我俩之间还夹着一只罐,一只管煎酒不管闲事的瓦罐。她不时用火钳在灰里划几下,翻出红红的火星钳往火堆。我不敢斜视,但感觉到我俩的脸是一样的火红滚烫,我俩的心只有平静再平静,才能匹配相敬如宾。
侧门槛下,是一条比草鞋宽、湖北江西两家共享的古路,可以想像过路客沉重的担子,没日沒夜地把山路压得格吱格吱直响。
坐着坐着,两个“哑巴”走掉一个。我理解她,她若是看不中我,便不会有前面上演的哪些热情洋溢的节目。
独自在大门囗徘徊,阿莲家四堵墙,其中有一堵借助了岩壁。上面盖着杉树皮,树皮上泛着经年的青苔。大门上,悬挂着一张极其耀眼的豹皮,像村寨霸气的旗帜。
脚下,是一座座的山头,放眼寻家,家在哪里?那白茫茫的一弯曲线,是含辛茹苦养育老家的修河吗?
又是一个另日,天刚蒙蒙亮,阿莲父母唤阿莲同我一块下山,带着她的妹妹和一小包袱人意。阿莲娘送了一程又一程。待回望时,远处山头上,还隐约站着她老人家泪水含含的身影。
扶起路来撑天的回家途中,我心中一直响起她老人家那夜炉前的哽咽:山下缺柴、缺油,日头毒,我不挂欠她……她的脾气不好……以前是好的,自从我不让她读书……就有脾气了。阿崽啊,我有我的难处,山上人都是这样,姑俚不送读,读了书也是好了婆家。她的脾气来了谁都挡不住......你就让让她……听老师说,你是个读书人,望你日后带着她,像带小妺妹样……望你耐烦细教......带她读些书识点字,脾气会好转的,她喜欢这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