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苦卓堂
苦卓堂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86
  • 关注人气:5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蔡澜的夸张说起

(2023-12-24 10:23:58)

从蔡澜的夸张说起

 

陈林森

 

港著名作家美食家蔡澜的作品,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而写的内容十分家常,也不是所有题材都让内地读者感兴趣,但他涉笔成趣,行文洒脱他的老辣和谐趣,看似没有约束的风格,其实纵横捭阖,臻于化境,不是一般作者想学就能学到的。

这里只说蔡澜的夸张。

请看蔡澜《陈茵茵菜谱》中的一段文字:

闽南人吃的,台湾相承,提起什么红鲟糯米、蚵仔煎、卤肉饭等,一定是福建菜。其中代表性的,就是我最爱吃的润饼了。陈茵茵说她会做,我也一直想到她家去吃,但就那么不凑巧,相约数次,都因大家忙而从来没有试过她的手艺。

在另一次旅程中,她告诉我:“不要紧,做法我会写成书的。”

大少奶奶,出什么食谱呢?正在那么想,书已寄到,名叫《家传滋味》,王陈茵茵著,由圆方出版,印得非常精美。(引自《红颜知己》,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

这里说的“正在那么想,书已寄到”,便是一种涉笔成趣的夸张。作者无非强调陈茵茵多才多艺,不但是美食家,而且是能挥笔成书的写手。如果老老实实地写,该:不久的以后,陈茵茵就把她写的食谱寄来了。如果再老实一点,就按照手机的记录,道是:一年零两个月以后,书果然寄到了。那就显得太平实,好像是记日记,或者是向太太报账。现在经他一夸张,这个陈茵茵果然了得,不但手艺高超,而且才思敏捷,说写书就写书,简直倚马可待。不但有趣,还有点小说的笔调,给人“说时迟,那时快”的紧张感,使读者保持兴奋状态。难道是真的神速到如此这般?当然不是,这就是写作能太老实”(乔叶语,刘庆邦也说过类似的话例子

在文学语言中,夸张的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文心雕龙·夸饰》论述夸张的意义和原则时说神道难摹,精言不能追其极;形器易写,壮辞可得喻其真。“精言”就是精细的描写,对客观事物亦步亦趋,不过是对“形器”的描摹难以摹写“神道”(事物的真谛和神髓)“壮辞”就是夸张,通过有力的夸张,读者更能理解事物的真象 

我国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说陈钢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的母亲回忆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在安徽劳改时的情形,“瘦得只剩一条鼻梁”,悲酸而又传神。鲍尔吉·原野更指,有人从事文学创作,一辈子也写不出这么一句话。(引自《新民晚报》2014年4月3日)

韩寒在小说《三重门》(作家出版社2000)中说到镇上的中学有两个理科尖子,获得了全国数学竞赛的大奖,轰动了全镇,韩寒说的是:“消息传来,小镇沸                                                                                              腾得差点蒸发掉,学校领导的面子也顿时增大了好几倍。”韩寒肯定不是很“老实”的作家,凭这句话就可以领略寒韩挥洒的才情。

以上这些例子可以很好说明有关夸张的知识。韩寒的句子属于最常见的“扩大式夸张”,把事情往大(高、远、重、深)里说,越大越好;鲍尔吉·原野举的例子属于“缩小式夸张”,把事情往小(低、近、轻、浅)里说,说得越小越好。那么,蔡澜的例子,就是所谓“提前式夸张”。这些都是初中生都知道的常识。

窃以为,除了以上三种课本上都会介绍的夸张类型外,还一种一般修辞书都没有谈到的,可以称之为“悖理夸张”。它既不是扩大或缩小,也不是提前,而是违背“常理”、表面看来甚是荒唐”的奇谈,实际上是对事物描写的“追其极”的渲染,将事物的某一特推向极端,从而更好地突出属性,却并不会误导读者的认知。如果说,普通的夸张是在同一时空范畴的努力,或者在空间上扩大、缩小,或者在时间上提前,那么,悖理夸张则仿佛穿越到了另一维度的世界,更加增强了形象的陌生感,增添了艺术的魅力!

以例为证

父亲在我晓事后,总是跟我说,原来是没有我这个人的,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母亲再生一个再生一个,才有的我,所以他特别钟意我,用他的话来说,我是他掌上的明珠、园中的花朵。这句话,父亲常常挂在嘴边,使得全村的人都听到了,连村里的鸡鸡猫猫狗狗们也都听到了。(陈峰《少年时光一支箭》,《散文选刊》2017年第9期)

所引最后一句话就是悖理夸张。如果是普通的夸张,该说成:甚至全县、全省的人都听到了扩大式。但如果这样说,反而会引起误,以为真的全县(乃至全省)的人都听到了。而将夸张的对象投射到鸡、猫、狗身上,效果就迥然而异。读者当然不会信以为真,无非是把话说到极端,目的还是为了强调全村的人都听到了,因此,鸡、猫、狗的范围被特别限定在“村里”这样一来字里行间顿时产生一种俏皮感,行文不那样平板。反过来,如果不是为了追求修辞效果,而是恪守语言经济的原则,只信奉“辞达而已矣”的教条,这句话完全应当删去;但恰恰是这句话,给全段文字涂抹上了奇丽的文学色彩!

回到营房没几天,阚尽染就打电话来了,说星期天她和安晓莘到特务连来玩。我问玩什么,阚尽染说,有什么好玩的我们就玩什么,反正不玩你。我说我们是战斗连队,连耗子都是公的,你们来了不方便。(徐贵祥《特务连》,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

“连耗子都是公的”就是一个悖理的夸张,因为不是事实,也不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如果实话实说,只能说成“全是男的”,矣,但就像是一个腼腆的新兵扭扭捏捏说出来的话,不能反映真实的军旅生活和壮烈的战士情怀,也不能和上文女兵的玩笑话前后照应。

从蔡澜的夸张说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