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母校--陂中

(2012-03-02 14:42:00)
标签:

高陂中学

校友

名人

杂谈

分类: 家乡简介

   高陂中学百年校史续三)

   第三部分 杨志伦任校长(19849—19878月)
  19849月,刘松粦接任支部书记,直至1990年退休,同期杨志伦接任校长,至19878月调走,共担任了3年校长。
  一、学校规模。
  1984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65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级4个班、高三级3个班共11个班873人,全校共23个班1334人。正式教师76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6人。
  1985 年秋:初一级6个班、初二级4个班、初三级5个班,初中15个班810人;高一、高二级各4个班,高三级3个班,高中11个班,547人,全校共26个班1357人。公办教师85人,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2人。
  1986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81人;高一级4个班、高二和三级各3个班,高中10个班509人,全校共20个班1190人。教师81人。
  1984年秋,学校适应当时大抓职业教育的形势,开设陶瓷彩绘班,原为二年制后改为三年制。第一届招收1个班学生36人,仅1名教师黄锦楼担任专业课兼班主任。第二届招44人,第三届招2个班73人,专业教师增至4人,第4届招65人,第五届招43人,专业教师增至7人。第6届招51人。
  19867月,在校友、华侨的大力支持下,一栋四层有48个房间的教工宿舍落成,暂时解决了教师住房困难。同期继续完善五星楼和校本部四周的围墙建设。
  二、行政结构。(摘自当年教职工分工表)
  1984 —1985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
  团委书记:邓自平
  1985 —1986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
  1986 —1987学年:
  支部书记:刘松粦
  校    长:杨志伦 副校长:张寿仓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李国济 罗镜宏
  总务主任:曾竞辉

三、主要教育教学活动及成绩。
  19859月,学校隆重举行第一届教师节庆祝活动。
  1、学校获奖情况。
  1984 年,获完中男子篮球比赛第二名。
  1984 年,学校党支部被评为镇先进支部。
  2、高考成绩(摘自《高陂中学校讯》第一期 1990年)
  1985 年高中转为三年制,无毕业生。
  1986 年,文科1个班52人,理科3个班129人共181人参加预考,有 100人参加高考,考取重点本科2人,普通本科6人,大专8人,共16人。
  1987 年,文科1个班59人,理科3个班170人共229人参加预考,有91人参加高考,考取重点本科3人,普通本科10人,大专4人,中专9人,代培23人共49人。
  四、华侨、校友捐资情况。
  1984 何铭灿先生 2000
          李绍台先生 2000
         马来西亚 肖婉香先生 3000
  1985 新加坡 廖克耀先生 2000
           先生 2000
         赵一江先生 2000
         张凤英 李嘉兰女士 2000
  1986 廖梅林先生 1000元(购梅林国乐社乐器)
         张梓续先生 2000
         新加坡 赵增湘先生 5000
         赵捷龙先生 5000
         吴秀梅女士 1000
         赵十美女士 1000
         刘藕妹女士电风扇20架、收录机2
         赵巧梅女士 1000

                第四部分 李国济任校长(19879 — 199112月)
  19879月,杨志伦校长调任大埔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教导处副主任李国济接任校长。期间实行校长责任制,党支部的工作职能发生改变,学校工作主要由校长负责。1991年秋开始,李国济因身体健康原因,学校主要工作交给蔡港时副校长,至1991年冬退休。
  一、学校规模。
  (一)班级及教师情况。
  1987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681人;高中10个班(其中彩绘班3个)共509人,全校共22个班 1190人。正式教师76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1人,二级教师11人,三级教师8人。
  1988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72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62人,全校共20个班934人。正式教师79人,其中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21人,本科学历教师13人。
  1989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79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51人,全校共20个班930人。正式教师80人。
  1990 年秋:初中各级4个班共12个班581人;高中8个班(其中彩绘班2个)共369人,全校共20个班950人。正式教师89人。
  (二)校园环境的变化。(部分材料摘自《高陂中学校讯》第一期)
  1987年下半年,学校准备动用运动场跑道外三角地,与陂寨部分群众发生争议,学校通过法律途径胜诉,于1990年底建成占地面积180平方米的一栋8套套房及2个店面的教师楼,是学校第一栋集资楼。
  1987年,排除重重阻力,继续修筑学校围墙。
  1989年冬,拆除中院危房。
  1990年暑假,五星楼楼板由木板改为水泥板。
  1991年初,学校针对教职工用水困难的现状,安装镇自来水到教工楼楼下及西院、南院等生活区。同年,争取供电部门支持,改为县供电。至此,学校用水用电困难问题得以基本解决。
  鉴于教师增多,教师住房日见局束,学生膳堂破旧不堪的情况,校长李国济、蔡港时开始着手筹建校舍,多次主动和时任深圳南山区区长的校友何初本先生联系,得到何校友的大力支持,争取华侨肖婉香先生捐资25万元、刘伟民先生 10万元、赵春来先生 8万元、廖梅林先生2万元、刘祥珍先生1.4万元、赵捷龙先生1万元、何初本先生 1万元,还有大量的校友、乡贤捐资,共筹得数十万元,于1992年初动工兴建四层的综合大楼,此大楼原址系学生膳堂,由于此地基严重不实,基础工程所占费用远超过原预算数目,造成学校负债较重。

二、行政结构。(摘自1987 1991年学年初报表)

1987 1988学年度:

 支部书记:刘松粦
         长:李国济    副校长:张寿仓    蔡港时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罗镜宏    李绍鸿
     总务主任:曾竞辉
     团委书记:苏   
   1988
1989学年度:
    支部书记:刘松粦
        长:李国济    副校长:张寿仓    蔡港时       
    教导主任:曾广晒    副主任:罗镜宏    李绍鸿
    总务主任:曾竞辉
    团委书记:苏   
 1989
1990学年度:
    支部书记:刘松粦    副书记:曾广晒
        长:李国济    副校长:蔡港时       
    教务主任:李绍鸿
    政教主任:罗镜宏    副主任:何国雄
    体卫副主任:苏       
    总务主任:曾竞辉  
 1990
1991学年度:
        长:李国济
    副 校 长:蔡港时    苏运佳    李绍鸿    杨志伦
    教务主任:李绍鸿(兼)    副主任:谢天来
    政教主任:罗镜宏
    团委书记:刘启龙

三、主要教育教学活动。
  李国济在任校长期间,前期承接8384学年高考余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总体情况较好,教学秩序稳定。1988 年推行校长责任制,制订有详细的《校长任期目标》和校长、教务处、总务处、体卫处、班主任、年级组长等各种职责要求和评比条例,项目良多,条理清晰,奖罚分明,制度比较健全。但随着社会大开放形势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收入增高,好大部分教师流入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该校亦不例外,优秀教师流动大,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1989年,在中院旁边空地建成生物园地理园
  1989年下半年,学校抽调丘尚宏、李惠佳两名教师在南院背空地经营校办彩瓷厂,于1990年上半年停办。
  19909月,学校调入21个教师,其中17个是刚毕业的教师。大量新教师的到来,虽对学校教学水平造成一定影响,但带来了一股新鲜气息。学校对新教师比较重视,敢压担子,大胆相信,启用多个新教师担任初三毕业班及高中的课程。
  199012月举行校运动会,有27个项目开赛,3项超市纪录,3项超县纪录,28项破校纪录。
  1991年元旦该校节目参加镇文艺汇演,有3个节目获二、三等奖。
  1991年夏,开办长达7年的陶瓷彩绘班正式合并到田家炳职业技术学校,高陂特色的职业培训从此走出了高陂中学的历史舞台。陶瓷彩绘班为高陂片瓷业经济的兴旺发达出了一份力,也为职业陶瓷技术学校输送了一批人才。
   
四、主要教育教学成果。
    1
、获奖情况:
    1987
年,学校被评为县“校容校貌先进单位”。
    1987
年,学校团委被评为县“创优达标竞赛先进单位”。
    1987
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县“三优一先”先进教研组。
    1988
年,学校被评为“教改先进单位”。
    1988
年,全梅州市的中学美术教师到我校参加“职业美术教育”现场会,向我校学习开展陶瓷彩绘班职业教育的经验。
    1989
年,李海港老师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教师”。
    1990
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90年秋,县教育局领导及全县完全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到我校开会,学习语文组的教学经验。
    2
、高考情况(摘自《高陂中学校讯》第一期及历年高考情况通报)
    1988
年,取消实施多年的预考制度,同时开始使用标准分(单科总分标准分900分,六科或七科总分标准分900分)。当年有4人入围本科(其中1人重点),9人入围省线,实际录取人数56人。
    1989
年,1人入围重点,2人入围本科,3 人入省线,实际录取人数 15 人。
    1990
年,1人入围本科,2人入专科,2人入中专,13人入代培线,实际录取人数为18 人。其中语文单科成绩优秀,进入全县前5名的有4人,其中1812分,为全市800分以上12人中的一员。语文科平均分全县名列第二,仅次于虎山中学。此年高三语文教师是刘健坤。
    1991
年,1人入围 本科,其他情况无据可查。
   
六、华侨、校友捐资情况(1987 1990年)
    1988
年:泰        刘富耀、刘华耀先生    2000
                               
刘海泉先生    2000
    1990
年:泰        刘祥祯先生    14000
                   
马来西亚    赵春来先生    5000
                   
        刘灼宁先生    1500元(港币)
                   
        何初本先生    1000
                                
张淑文先生    10000元(认本付息奖学金)
                                
黄汉豪先生    10000元(认本付息奖学金)


                                                 本文根据《高陂中学百年校史转载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