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网络)
撒哈拉沙漠对于三毛来说是种无法言语的前世乡愁。从她在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撒哈拉沙漠的图片那一刻起,撒哈拉沙漠就不断地在呼唤着她。直到她真正地扑进撒哈拉沙漠宽广的怀抱,才稍解了一些她的乡愁。
撒哈拉那远离尘寰贫瘠的长不出一朵花的的荒漠;白天酷热、晚上酷冷的恶劣天气;简陋肮脏的生活环境;稀缺贫乏的生活物资;孤苦寂寞的生活以及没有水长年不洗澡而散发体臭的邻居;大部分都是没有知识、没有正义、愚钝、迂腐、迷信的撒哈拉威人,这一切让三毛软弱的想哭,也不符合三毛内心中那个美丽浪漫的撒哈拉沙漠的梦,但三毛却还是说:我没有厌沙漠,我只是在习惯它的过程里受到了小小的挫折。撒哈拉沙漠是这么的美丽。在付出了无比毅力来适应撒哈拉沙漠的过程中,三毛没有一点埋怨的痕迹,她镇静地、勇敢地、怀着一颗美好的心,忘记了恶劣的环境,而被那广袤的自然,美丽的沙漠风光深深的吸引。
三毛和丈夫荷西把墙里外粉刷成雪白;用得到的几个装运棺材的外包装箱木板做成书桌、书架和沙发;挂上了朋友送的中国书法帖;母亲寄过来的中国棉纸灯罩也低低的挂上;装饰的还有沙漠里捡回来的骆驼的头骨和撒哈拉威老人的石刻;当荷西从小到大的书都摆满的时候,这个小屋成了撒哈拉威最美丽的家。
美丽的家建成的同时,三毛的“中国饭店”因妈妈寄来的食品而开张了,不仅满足了丈夫的胃口,而且吸引了荷西的同事,连荷西的大老板夫妇都要求被邀请来品尝三毛的中国手艺。自此三毛的沙漠生活里充满了笑声。
三毛她不断地去探索撒哈拉奇特的风俗、了解撒哈拉威人的心灵------拿着照相机勾魂摄魄,提着药箱悬壶济世,忍俊不止的沙漠观浴,惊心动魄的荒山之夜,辛苦无果的素人渔夫,给无知的撒哈拉女子讲课,善良正直的对待每一个人,结交了许多朋友:那些可爱又可恨的撒哈拉威的芳邻、找寻爱情的沙伦、军曹沙巴、聪明善良的哑奴、美丽坚强的沙伊达和撒哈拉威人的灵魂领袖巴西里,还有那些不管是军官、是工人,是警察,是小偷,是地主,是奴隶,每一个人都成了三毛的朋友,三毛都热情、正值、单纯、善良的对待他们,怀着一颗大爱的悲天悯人的心。
天高地阔,烈日风暴,孤寂的生活,有悲伤,有欢喜,连这些撒哈拉威人,我对他们一样有爱有恨,混淆不清。哎,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其实有的时候连三毛自己也说清楚撒哈拉沙漠到底哪里吸此着它,她却无怨无悔的爱着。
其实我是羡慕这样单纯善良、热情乐观、正直勇敢的女子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也勇敢的去追求。不惧怕埋怨、误解、伤害,热情勇敢的追寻自己的梦想,拥有了旁人一生无法企及的传奇的人生。
其实人的一生有这些就足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