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寻牛:如何挖掘投资主线》(8)

(2013-06-06 16:45:05)
分类: 书籍连载

【连载】《寻牛:如何挖掘投资主线》(8

 

第二章 股市长期上涨的动力源泉

1.生活中处处显生机——从产品需求角度挖掘长牛基因

传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选股时,特别喜欢亲自从生活中感受公司产品的好坏,如果不能亲自感受,他也会问出名堂才肯罢休。美国华尔街就流传着彼得·林奇的一个投资故事,有一次,彼得·林奇正在为他的选股标的烦恼,突然听到他太太满意地说:还是这个牌子的丝袜穿起来比较舒服。彼得·林奇好奇地走向他太太,问道:你们女人穿的丝袜有什么不一样吗?他太太就告诉彼得·林奇,有些公司的丝袜要多糟有多糟,但是这家公司的丝袜耐穿不易破,又贴身舒服。就像巴菲特觉得男人每天都会用到刮胡刀,所以跑去买吉列公司的股票一样,彼得·林奇也想到女人每天都会穿丝袜,所以投资丝袜公司获利也应该不赖。最重要的是,彼得·林奇还可以经常问太太产品使用的心得,以便时时盯住这家公司的营运及产品竞争力。后来就有了他的投资名言:我宁可买太太穿的丝袜的公司股票,也不愿意买看不太懂的科技公司的股票。

回归到我们A 股,要像大师彼得·林奇一样抓住一些大牛股其实也并非难事,如果从低点开始一直持有贵州茅台到现在收益是多少,如果我们一直持有云南白药到现在的收益是多少……碰上这些牛股,或许是每一个投资者的梦想。然而现实是,在A 股市场,这样的牛股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使遇上,也不一定有耐心长久地守候。

那么,这些牛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这些特点,或许就能发现这些牛股上涨背后的逻辑,这些特点可能就是它们的牛股基因。循着这样的思路,找出一批有着类似基因的公司,或可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你认为赚快钱不是你的长项,那么就尝试去找出慢牛吧,当我们拭去蒙在双眼表面的浮华,安心从公司经营状况等基本面入手,是完全可以挖到自己的的。因为这种机会不是靠猜或靠碰,而是更具有确定性,相对来说概率更高。

事实上,历史牛股多源自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需求量极大的产品。不少牛股在爆发时期,其核心产品通常都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

老股民一定还记得20 世纪90 年代的四川长虹,在大约两年的时间里,该股从20 多元涨到了最高320 元。据历史信息,四川长虹是国内最早从日本松下引进彩电生产线的企业,要知道在这之前,彩电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所占据。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四川长虹展开了市场占有率的争夺战,似乎一夜间就成为市场中供不应求、炙手可热的外资品牌替代产品,市场占有率直线上升,当时更有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有一台出自长虹,有一台是外资品牌,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的说法,四川长虹也就此坐稳 彩电大王的宝座。

当然后来随着深康佳、TCL 集团等九大彩电巨头的联盟对抗,以及自身囤货彩管的失误,让四川长虹光华大减,但在19961998年间,该公司股价翻了10 多倍,这个过程成了老股民永恒的记忆。

如果觉得四川长虹太久远,那么我们还可以来说说贵州茅台和云南白药。

据统计,贵州茅台自上市以来,无论市场刮风下雨,其业绩增长的态势不改,而其90% 以上的毛利率更是让人眼红。因为该公司所拥有的是不可复制的酿制配方,而茅台的市场更是上至国宴、下至百姓聚会,供不应求持续到了现在。

【连载】《寻牛:如何挖掘投资主线》(8)

2.1四川长虹日K 线图图2.2贵州茅台日K 线图

【连载】《寻牛:如何挖掘投资主线》(8)

股价方面,这10 年来,贵州茅台从最低25 元起一直缓缓爬坡,最终突破1000 元(复权价)以上,股价翻了40 多倍。如果你够耐心,10 年前买了贵州茅台并持有到现在的话,你的收益比巴菲特每年30%的投资成绩还要好。

云南白药也是同理,其核心产品最初于1902 年由曲焕章创制,专门用于伤科治疗的中成药散剂,至今已有100 多年历史,其处方现今仍然是中国政府经济知识产权领域的秘密。正是因为云南白药手握这一国家级的保密配方,使得市场对该产品始终保持着供不应求的状态,历久不衰。

在公司基本面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云南白药的股价也从10年前的2 元多,展开了马拉松式的上攻,2010 年创出906 元(复权价)的历史高点,股价翻了300 多倍。

上述案例中的产品都是我们身边的产品,公司也都是我们自己可以去发掘的公司。但或许又有人说,30 年的发展过后,现在什么都有,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我们还会有这种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关键问题不是有没有机会,而是怎么去找。

带着这样的愿景,我们该如何寻找这种能够长期走牛的品质呢,在我看来其实并不难。我们要多从我们自己日常生活细节去入手,尤其可以从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入手,来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机会。

 

——来源:《寻牛:如何挖掘投资主线》吴国平 陈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