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期站上2100点喜迎新时代

(2012-12-14 15:31:37)
标签:

股票

投资

吴国平

杂谈

分类: 论市

如期站上2100点喜迎新时代

 

股期时代迎来第562个交易日,周五疯狂大涨,收出一根大阳线,非常凶悍,股指则如期站上2100点,最终收盘为2150点,彻底奠定大格局,接下来如何演绎呢?不妨还是老规矩,听我细细道来

 

问题一、大盘调整了三天,周五在银行、水泥和工程机械板块的带动下,放量拉出长阳,冲破了2100 点,并站上了半年线。从这一走势来看,1949点起来的反弹要强于年初2132点和20102319点的两轮反 弹。从周线来看,再收中阳,站上20周线,周线底部形态渐成。你们如何看待目前的走势,下周大盘能否继续反弹?

答:1949点启动的行情近来显然是极为强劲的,比2132点和2319点行情启动初期都要强,行情启动初期越强对后市是越有利的,第一波都这么强,可想而知,未来一旦进入更为实质性的第三浪,那将会是绝对的震撼,比现当下更为疯狂应是可以预期的。也即现在还只是刚刚开始,真正的精彩还在后面。对于当下行情的性质我们的态度是极为明确的,1949点是新一轮行情的“解放底”, 可以确定的是当下已经不知不觉迎来了资本市场的大拐点。

 

问题二、银行股本周继续逼空,银行股何以如此强势?周五再度大涨后,银行股下周会否出现调整?

答:金融行业的银行板块近期成为市场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这板块是属于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有风险的领域,因为大家都不看好未来银行的发展,觉得银行里有很多地雷要引爆,但事实呢,如果最终这些所谓的地雷不引爆的话,那会带来什么预期呢?没错,那就是截然相反的预期。截然相反的预期带来的必然是估值的急速修复,显然,市场现在就是有这种味道,而且,透过银行股的波动,我们更是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当市场大部分人都不看好的时候,往往就是机会出现的时候。这不仅对银行股适用,对股市也一样如此!

 

问题三、工程机械股、券商股等周期股周五也出现大涨,这些板块下周能否继续强势?美联储再度放 水,有色股后市会否出现强势行情?

答:在城镇化的带动下,像工程机械等一些早周期行业将是率先受益的品种,在城镇化继续深化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将迎来景气度的提升以及业绩的改善,那么最终反映在股价上也就是必然,后市继续强势应没有太多的悬念。在美联储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以及全球经济企稳回升、行情回暖的背景,券商、有色股后市出现强势行情也是大概率事件。

 

问题四、收复2100点和半年线后,如果市场出现震荡,小盘股会否在周期股休整时出现补涨?

答:小盘股是各路资金博弈的天堂,只要行情出现回暖那么这一领域往往会出现积极表现,在当下整体格局已明朗的背景下,这一领域的机会我相信接下来会是极为突出的。

 

问题五、本周你们有无进行换仓操作?下周你们看好什么板块?

答:当下行情还只处于上涨的初期阶段,所以我们基本上采取重仓把守吃大波段的策略,仓位变化不大。对于未来的机会,我们依旧看好前期一直强调的地产领域的机会,我们坚信城镇化主题投资中地产板块还将会是一支突出的力量。 同时权重类周期个股依旧是重点,后市的行情不出意外将会有更快更有力的上涨,那么能做到这一点的就只有权重股的全面爆发,由此可见后市还将会是主流。再者,看好受益于城镇化建设的早周期行业以及城市面貌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升所带来的餐饮消费、旅游、酒店变革等细分领域机会。

 

最后,我想说的是,牛市是个长期过过程,好日子拉开序幕,大家做好准备,静心平和迎接未来可能至少几年的新牛市,新改革带来新面貌,中国需要新牛市,感谢风雨与共,未来更美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从习总口中反复强调来看,未来,我们的资本市场改革也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改革进程必然将加速,资本市场已经渐渐反映出对未来的一种良好预期,接下来,只要更多的积极改革政策陆续出来,我们资本市场也必将迎来新的一个时代,对此,我们是满怀信心的。

 

朋友们,难道大家没感知到吗?改革已经悄然展开,中国需要新牛市!

 

                                                               吴国平

                                                               20121214

                                                      版权所有 如欲转载 敬请署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