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人交流<黄麻岭>这首诗的发言

(2015-05-28 10:05:34)
标签:

情感

黄麻岭

我把自己的肉体与灵魂安顿在这个小镇上

它的荔枝林,它的街道,它的流水线一个小小的卡座

它的雨水淋湿的思念,一趟趟,一次次

我在它的上面安置我的理想,爱情,美梦,青春

我的情人,声音,气味,生命

在异乡,在它的黯淡的街灯下

我奔波,我淋着雨水和汗水,喘着气

——我把生活摆在塑胶产品,螺丝,钉子

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生活全部

啊,我把自己交给它,一个小小的村庄

风吹走我的一切

我剩下的苍老,回家

 

第一句的”安顿”说明了我们的生活状态,这个词的本意是使人与事物有着落,我相信打工者都会有这种感受。我是2001年来广东打工,那时,很难找到工作,我记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个家俱厂的仓务工,当时工厂大约招三名仓务工,是下午二点面试,结果等到下午二点时,有接近二百来人在工厂的门口排队。在我刚出来的那几年,”找工难”是每一个打工者都会碰到的问题,有很多男工,有时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直到2006年左右,才由“找工难”变成“招工难”。在2005年以前出来的打工者,几乎很多都经历了漫长的找工日子,当找到一个工厂之后,暂时不再奔波了,我们的身体与生活在工厂安顿下来了。接下来这个小地方的一切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荔枝林\街道\或者流水线的卡座,它们是我们工作的,休息的,生活的场所,是对前一句的补充。后面三句,“它的雨水淋湿的思念,一趟趟,一次次\我在它的上面安置我的理想,爱情,美梦,青春\我的情人,声音,气味,生命”是写我将要融入到打工者生活,从第一句“安顿”到这句的“安置”,这两个词的本意都是使人与事物有着落,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安顿是短时的停留,而“安置”是长期的安排,这一句意味着我从刚来到这个地方,从短时安顿过渡到了长时间的“安置”,正是从“安顿”到“安置”的转变,所对应的词也应相协调,有其内在逻辑性,安顿对应的是荔枝林\街道\流水线的卡座,都是表象的物,而安置对应的是理想\爱情\美梦\情人\生命等具有感情的词,前者是物之表象,是刚来这个地方的印象,后者是情感寄托,也意味自己从短时的安顿过渡到了长些时间的安置。然后三句“在异乡,在它的黯淡的街灯下\我奔波,我淋着雨水和汗水,喘着气\——我把生活摆在塑胶产品,螺丝,钉子”,这几句是对我们打工生活的场景的描写,也是对我安顿与安置好的生活状态的描述,所以用了汗水的累,喘息,以及对前面的“安顿”与“安置”的补充,“把生活摆在塑胶产品,螺丝,钉子”,这个“摆”本身意义是安放\处置\陈列的意义,就是指我们如何安置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后面两句“在一张小小的工卡上……我的生活全部\啊,我把自己交给它,一个小小的村庄”,从“安顿”到“安置”到“摆在”,这是生活的递进,也是情感的深入,有了前面的生活与情感的铺垫,才有了这一句主动状态的“交给”,当我们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我们对这个地方信任了,我们终于放心的把自己“交给”了它,心态上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从情感上的层层递进,然后诗中最后两句“风吹走我的一切\我剩下的苍老,回家”。这两句是个巨大的转折点,当我们把自己“交给”它时,实际上这个村庄,我们打工的城市并不会真正的接纳我们,我们依旧只能“剩下苍老,回家”,这是我们打工者最现实的写照。在现实中,打工者的生存状态是极为不合理,在这个城市工作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长,我们只剩下苍老,也只能回家,无法在我们工作的城市安居乐业,这是一种极为不合理的生存状态,我这首诗在前面描述了我们从安顿,到安置,到摆在,到交给的生存现状,但是我们却只能带着苍老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